《刑法修正案(八)》關于老年人犯罪刑事責任的修正內容
1、對老年人犯罪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由于歷史文化的差異,各國對于老年人的年齡界限規定不一致。但是大多數國家都以60歲作為界限,我國也基本采取這一標準。至2010年6月,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1.67億,約占總人口的12.8%}1}0按照國際通行的定義,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因此,對于老年人的刑罰制度問題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方面來講,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的老化和衰退,感官系統逐漸降低,社會交往變少,精神孤獨感增強,所以其與青壯年相比,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方面有所下降。另外,從現代刑罰的目的來看,犯罪的老年人除了極個別的情況,比如累犯、慣犯等,一般來說社會危害性不高,加之自身身體狀況,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很低,人身危險性不高,其刑罰的特殊預防目的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除了極個別的殘忍的暴力犯罪以外,如果對于老年人科處嚴厲的刑罰,其社會認同感不高,公眾情感也難以接受,其一般預防的效果不佳。因此,《刑法修正案(八)》對于老年人犯罪作出了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即規定對于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體現了對老年人犯罪在處罰上的寬肴態度。
2、對老年人犯罪原則上免除死刑
《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等人權公約沒有明確規定對老年人犯罪不得適用死刑,這為我國對老年人犯罪有條件地保留適用死刑提供了依據。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對老年人的犯罪作出了從寬的規定。例如,《芬蘭刑法典》中規定了對于老年人等心智有缺陷之人或因諸如此類的原因而實施之行為,不罰。《墨西哥刑法典》規定了65歲以上的老年人犯罪的,不適用死刑。俄羅斯、蒙古等國也作出了類似的規定。我國自西周開始,就有“年老健忘者或年幼無知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免于追究刑事責任。”人口老齡化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其中老年人犯罪問題就是其中之一。在《刑法修正案(八)》出臺以前,雖然沒有明確的老年人刑事責任的規定,但是司法實踐中,對老年犯罪人從寬處罰是普遍的做法。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當中亦不乏對于老年人從寬的規定。因此,為順應國際刑事立法的發展趨勢,傳承我國傳統法律文化,與我國現今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同時也與“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相協調,我國《刑法修正案(八)》規定了對于老年犯罪人原則上免除死刑的規定,即除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死亡的以外,對于審判時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
3、擴大了老年人緩刑的適用
緩刑是指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的一種量刑制度!日。緩刑具有其他刑罰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可以避免犯罪人交叉感染,減少監禁成本,同時緩刑還具有一種自我督促和對外警示的作用。而且能夠更好的體現“教育、感化、挽救”的刑事政策,集中體現了行刑社會化的優勢。不僅是在我國刑罰制度當中,在世界各國的刑罰制度中也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
《刑法修正案(八)》對于老年人適用緩刑進行了規定:“……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該規定實際上是對老年人緩刑適用的擴大。《刑法修正案(八)》對于緩刑的修改,更多的體現了對于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特殊保護精神,即在同時具備宣告緩刑的條件下,對于一般的犯罪人是“可以”宣告適用緩刑,對于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應當”宣告緩刑,這從實質上來說是擴大了對于老年人緩刑的適用范圍。
4、對于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以適用社區矯正
社區矯正是指依法在社區中監督、改造和幫扶犯罪人的非監禁刑執行制度!日。作為相對于監獄矯正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社區矯正由《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寫入我國刑法。明確規定了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宣告緩刑以及假釋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和假釋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社區矯正在我國刑法中的正式確立,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刑罰配置結構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節約社會成本,符合我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在我國行刑社會化發展中有著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對于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適用社區矯正可以有效的減少和避免監禁刑帶來的不利影響,更符合老年犯罪人的自身特點,由于對老年人人身危壺陛較之青壯年人低!刀,其犯罪往往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欲,宣泄消極情緒,加之已經年老,再犯危}金陛很低,因此對其收監的教育改造意義不大,同時對老年人收監的司法成本也特別高昂。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老人犯罪的刑事責任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我國法律對老年人采取的是從寬處理的方式,其理念與現代刑法理念相契合,不斷完善我國的刑法制度。我們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蘇滕律師,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山東省優秀律師事務所----山東民橋律師事務所民商合同部專職律師,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國家三級婚姻家庭咨詢師。執業以來一直專注于民商事法律業務的研究和實踐,并積累了豐富的實戰操作經驗;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善于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辦案技巧解決客戶面臨的各種棘手問題,以細致、全面、專業的辦案風格獲得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及推薦;已成功辦理多起合同糾紛案件、債務追討案件、執行案件、建筑工程糾紛和勞資糾紛案件,擔任常年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法律援助,為經濟困難群眾免費提供法律服務。擅長領域:交通事故、婚姻家庭、人身侵權、合同糾紛、刑事辯護、法律顧問等相關業務。蘇律師一直堅持“忠于委托,勤勉盡責”的做人做事原則,以實際行動詮釋律師的信仰和追求。
侵占他人車位犯法嗎
2021-03-21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能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23房屋拆遷中的搬遷費由誰支付
2021-02-11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