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進行審查
道路交通事故在處理時,交通事故認定書往往是當事人爭議的焦點。目前,審判實踐中對公安機關所作的事故認定普遍存在一種觀念,認為事故認定由專門機構的專業人員作出,具有當然的證明效力,可以直接作為證據采信。但從實際情況看,交通事故認定中往往缺乏統一的定責標準,事故處理認定人員的主觀認識也存在一定差異,交通事故認定有時出現隨意性較大、定責失衡的情況,并導致法院審判中對事故認定書的證據審查出現真空地帶,也阻礙了被告人抗辯權的充分實現。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交通事故認定書是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作為一種證據,應當具有證據的基本特征,即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證據的合法性要求證據的收集過程要遵守法定的程序,證據的客觀性要求證據要與客觀事實相符,證據的關聯性要求案件所有的證據要相互印證。只有具備以上三個特征的證據,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同時,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因此,對事故認定書審查、判斷也是證據使用的必然要求。
因此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加以審查判斷是我國刑事、民事訴訟證據理論的要求。實踐中,有個別交通管理人員因業務知識、實踐經驗限制,或接受賄賂、徇私舞弊等而作出了與實際不相符的認定。若審判機關對此認定書不加審查就予以采納,勢必造成錯案。交通事故認定書與行政處罰決定書一樣是行政管理機關對行政管理事項的一種判斷,也就是由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做出的判斷,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但和所有其他書證一樣,其制作過程離不開制作者的主觀性,但其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
交通事故認定書在不同的領域具有不同的作用,既可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又可在刑、民訴訟中,起到證明被告人是否有罪、賠償義務人應否承擔及承擔多少民事責任的作用,其涉及三種不同類型的訴訟。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實際上是對交通事故因果關系的分析,是對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確認。要避免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簡單等同于民事責任的分擔,應將其作為認定當事人承擔責任或者確定受害人一方也有過失的重要證據材料。民事案件尚且如此,對當事人的人身自由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刑事案件則更須慎之又慎,事故認定必須接受司法審查。
程序上如何進行審查、判斷
人民法院在審理道路交通肇事刑事、民事賠償案件中,既然將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鑒定結論加以使用,那么劃分事故責任,就應遵循法定的程序,否則,就不具備證據合法性的特征,從而不具備法律效力,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依照《刑事訴訟法》和國務院頒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制作應當遵循下列程序:
1.認定書必須由具有一定資格的交通警察作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等有關法律規定,事故認定書必須由具有一定資格的交通警察作出。實踐中,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往往沒有附鑒定人資格證明,而審判人員也未要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供。如史某不服法院的某道路交通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該交通事故發生在鄉村道路上,其交通事故認定書是由派出所的民警作出的,該民警并無鑒定人的資格。法院審理該案時并未對鑒定人的資格進行審查。這就要求代理律師在案件代理過程中須加大對制作主體資格審查的力度。
2.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在法定的期限內作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經過勘驗、檢查現場的交通事故應當在勘查現場之日起10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果確定之日起5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
3.送達交通事故認定書應遵循特定的程序。在審判實踐中,往往存在著這樣兩種情況,一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手續不規范,有的根本沒有送達有關當事人,有的只送達當事人一方而沒有送達另一方;二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雖然將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了有關當事人,但未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出具有關證據,說明認定責任的依據和理由。如本人代理的多起該類民事申訴案件中,交管部門均未向當事人說明認定責任的依據及理由。代理律師在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審查中,要注意對其公布過。
實體上如何審查、判斷
1.對有證據認定事故責任時,審查責任認定是否恰當。
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審查與判斷,首先要肯定的是交通事故的發生是否與認定事實的證據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并且對該事實證據作出具體的分析。如車輛的駕駛員是否為車輛的所有人(包括法定所有人和實際所有人),駕駛員是否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定,有無駕駛無號牌車輛或駕駛不符合行駛技術要求的車輛的行為、有無無證照駕駛等違法行為等;有無在緊急情況下,駕駛員出于社會公益,比如為救災、救人、追捕犯罪分子,而發生交通事故的不承擔事故責任,應由受益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事實的情況。當事人沒有違章行為或者雖有違章行為,但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無因果關系的,不負事故責任。違章行為與事故認定沒有必然的聯系,有違章行為并非必然要對事故的發生及后果承擔責任。代理律師應注意審查公安機關的調查取證是否全面、及時、合法,證據是否真實;其次審查當事人有無違章行為,如不存在違章行為,則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再次審查據以認定事實的證據是否充分,證據間能否相互印證。
2.沒有證據認定事故責任時,審查責任的認定是否恰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如因當事人的行為致使交通事故無法認定責任,就要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交通事故的責任進行推定。如因當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致使交通事故的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和《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均規定了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時間。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經過勘驗、檢查現場的交通事故應當在勘查現場之日起10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果確定之日起5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在對交通事故認定書審查時,代理律師如果發現公安機關存在不恰當拖延,有可能存在取證不及時而影響責任認定的情況,則有理由對事故認定書的及時性、準確性產生合理的懷疑。
3.審查事故認定書的用語是否規范、適用法律條款是否正確、恰當。
《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對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的內容、形式均作了規定。實踐中,可參照對事故認定書進行審查,審查其是否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代理律師應當對上述內容進行審查,同時律師主要指審查事故認定書中認定的違章行為與所引用的交通法規條款是否相互對應,用語是否規范。
那么,看完整篇文章,您對這方面的內容是否還有其它疑問?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其它任何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半年工資還能去勞動局投訴嗎
2020-11-13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交通事故鑒定要準備什么材料,怎么選擇鑒定機構?
2021-01-15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投資連接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021-02-15建筑房屋總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