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車給他人出事故要負責嗎
看具體情形,正常情況下車主沒有責任。
一、對方有合法駕駛證的,車主無賠償責任:
其實,在以前只要把車借給別人,出了事故車主無論如何都有連帶賠償責任的。但2010年7月1日《侵權責任法》施行,明確規定:借車給他人使用后出事故,造成的損失由保險公司和駕駛員承擔,車主如無過錯,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什么是車主無過錯呢?要符合3個條件:
1、借車的人有駕照且未吊銷和過期。
2、駕照類型符合駕駛車型,例如C2類型的駕照就不能開C1類型的駕照。
3、對方借車時是否有酒駕、毒駕等法律禁止行為。
如果車主在明知對方喝過酒的情況下把車借出,最終造成事故的,那車主要承擔連帶的賠償責任。
三、借車人肇事后逃逸后,車主無賠償責任:
有些車主比較倒霉,車借出去了,肇事后還逃逸,受害人還找上門索賠了。怎么辦?這種情況,車主也無需賠償。同樣是《侵權責任法》規定,車輛借出后駕駛人肇事逃逸,由保險公司在限額范圍內賠償,不足部分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
四、借車人無賠償能力,車主要墊付
如果事故造成的損失較大,導致肇事司機賠償不了。法庭會判決車主墊付賠償金,但墊付金額不會超過汽車自身價格。事后,車主可以向肇事司機或者其家屬追討墊付的金額。
五、借車給別人出了事故,保險賠不賠?
以下兩情況,不賠償。
1、未經車主同意2次轉借的,保險不賠:
在保險的免責條款當中,有一條明確規定:未經被保險人同意或允許而駕車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對方駕照不合法、駕照類型不符、酒駕的,保險不賠:
跟前面的法律責任一樣,如果你在明知對方無駕照、過期、吊銷,或者駕照類型不符合、酒駕醉駕的情況下把車借給對方。出了事故保險也是可以拒賠的,這個在保險的免責條款當中同樣有明確的規定。
代駕他人車輛出事故要擔責嗎
1、代駕公司代駕的責任承擔問題。代駕公司為顧客提供代駕服務,派人代駕,不管與顧客是否簽有書面合同,委托合同關系都已形成,所以應保證顧客行車途中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產生賠償事宜,事故車投有保險的,保險公司應先行賠償。如果事故是由代駕公司的過錯造成的,保險公司可向其追償。如果事故車沒投保,因代駕司機是職務行為,賠償責任由代駕公司承擔。
一般情況下,代駕公司與顧客簽有合同,約定一旦出現交通事故后由誰來承擔責任,但這個約定不能對抗事故中受害的第三人。也就是說,如果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受傷,這個約定對第三人是無效的,肇事車輛的車主應先對第三人進行賠償,然后再根據約定向代駕公司追償。
2、酒店代駕的責任承擔問題。酒店為客人提供酒后代駕服務,無論是有償還是無償,都應當認定為餐飲消費服務的延伸服務,是消費行為的延續,是消費者與酒店之間的消費服務合同的組成部分。
鑒于此,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則表明酒店沒有盡到自己將消費者安全送達目的地的義務,違反了服務合同的約定,如果事故車沒有保險,應當由酒店承擔責任。如果確實因為代駕司機的過錯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酒店在向消費者承擔違約責任之后,可以向代駕司機追償。
3、私人代駕的責任承擔問題。私人代駕包括親朋好友無償代駕和其他人受雇有償代駕。
如果是有償代駕,那么代駕人與委托人形成了委托合同關系,出了交通事故如果車輛沒有保險,責任應由代駕人承擔。
如果親朋好友出于好意無償替喝酒者開車,雙方也形成了委托關系。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條規定:“無償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據此,如果無償代駕過程中出了交通事故,無償代駕人只有主觀上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才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借車給他人出事故之后不知道怎么維權,最好能夠多問問律師具體的情況,律霸網上有許多專業人才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高速車禍逃逸怎么處罰
2021-01-17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有哪些步驟有哪些
2021-02-09冒用他人護照出國境如何處罰
2020-11-30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夫妻協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