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集資詐騙的情況時有發生,法院時長會受理集資詐騙的相關案件,不過對于集資詐騙,當前大部分人是不了解的,這就導致很多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集資詐騙的情況,相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集資詐騙罪如何進行辯護,那具體來說集資詐騙罪的辯護要點是什么呢?
集資詐騙罪的辯護要點
一、被告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無論系從被告人不構成任何犯罪的無罪辯護角度,還是從被告人僅構成處罰較輕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角度出發,被告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均系辦理集資詐騙案件中辯護律師應首要考慮的問題。
實務中,對于涉案數額千萬甚至上億的案件,不能因為數額巨大和眾多被害人所帶來的壓力,便認定被告人構成集資詐騙罪。在考慮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時,因根據被告人在獲得集資款后款項的用途,以及被告人自身是否有對相關單位、項目進行投資等多方面考慮。
現階段,存在需要新興產業的投資,如幾年前類似于支付寶、微信的移動支付平臺,以及最近較為火熱的“巴鐵”,對于此類具有創新性、突破性的產業,更應該重點注意其能否實現以及實現后所帶來的效益,不能因為產業較為先進,無法被現階段社會所理解,而認定被告人有虛構事實的情況,并以此認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二、從鑒定意見入手,進行證據不足的無罪辯護
以《報告書》《計核報告》等形式存在的鑒定意見,是集資詐騙罪的關鍵證據。
由于集資詐騙罪必然會涉及數額計核的問題,因此針對計核問題的鑒定意見,系還原案件事實情況的關鍵。此類鑒定意見主要涉及涉案單位、個人的資金情況,涉案項目的投入情況,被害人資金的處理情況等等,其復雜、材料眾多的特性決定了該鑒定意見需由專業的、具備資質的單位進行分析。因此,一份鑒定意見能否站得住腳,成為案件能夠定罪處罰的關鍵因素。
實務中,辯護律師應就鑒定意見進行分析,通過該意見制作過程中的委托單位、鑒定單位、鑒定方法、過程、材料等各方,形成辯護律師的質證意見,再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該鑒定意見是否具備證據資格、證明力大小等不同的辯護觀點。根據筆者的經驗,一般情況下鑒定意見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把控及拿捏程度,是律師水平的集中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集資詐騙罪常以某類項目作為宣傳的載體,因此具體項目能否成型、是否具備盈利的條件,也是考慮整個案件性質的重點。故對于具體項目的分析,筆者認為也需要一份數據之外的鑒定意見。筆者辦理一起b2b集資詐騙案件中,該案通過研發一種新型支付平臺以吸引投資者資金,案件中法院認為因支付平臺無法達到宣傳功能,故認定被告人虛構事實。筆者在案中提出,由于該支付品改涉及網絡支付、第三方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法院不能僅憑肉眼便認為平臺沒有達到功能,應有專業合法的鑒定意見對平臺作出鑒定,才可認定。
三、從資金的使用情況入手
坊間有一句話:“成功了就是傳奇企業家,失敗了就是集資詐騙犯罪分子。”這句話既說明了生意場上的殘酷,因側面反映了其實許多集資詐騙犯罪案件,實際上均因資金不能回籠,而導致生意失敗并涉及刑事犯罪。
據此,在認定被告人是否構成集資詐騙罪前,應重點關注資金“來”與“去”的情況。對于進入涉案單位、個人賬戶的款項,究竟系某個項目的投資款還是借款,應予劃分。對于款項的使用,也要考慮是否投入具體項目的開發、推廣過程中。自互聯網作為第三產業逐漸走入大眾視角,每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前期均通過“燒錢”快速累積資源,搶占客戶,因此錢如何來以及錢如何去,不能一概而論,因根據案件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考量。
四、地位以及數額的分析
集資詐騙犯罪多以團伙形式發生,而實踐中長存在某個單位在設立之初并非以集資詐騙作為主要活動,但在發展過程中因各種原因轉向成為集資詐騙單位或集資詐騙作為部分業務。
對此,應對各單位人員的地位、作用、涉案金額進行區別處理。如對于在單位內部不涉及集資詐騙行為的人員,應盡早提出相關律師意見,爭取取保,以免隨著案件調查,逐漸深陷。而對于涉及集資詐騙行為,但在單位中并非主要責任人員的人,則應根據其涉案金額以及金額的來源(是否從親友)等入手,與主要責任人員區分開來,以獲得較輕處罰。對于單位主要責任人員,在數額小的集資詐騙犯罪中,作數額上的辯護,仍是有效的,但此策略往往是在其他方面毫無突破空間時才使用的,應予注意。另外,對于數額問題,集資詐騙犯罪案件中能力利用的空間較少,需要注意的是,辯護律師在做數額上認定的辯護時,也就意味著承認被告人構成集資詐騙罪。
五、應以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在認定相關單位、人員構成集資詐騙犯罪的相關證據已確實、充分的情況下,為了讓被告人獲得較輕處罰,筆者認為可以采用認為應以單位犯罪追究相關責任人員構成集資詐騙罪的辯護策略進行辯護。
根據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個人犯罪以及單位犯罪之下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在較高擋的量刑幅度相差不大,但涉案金額卻有所差別。如被告人涉及金額300萬元,如認定為個人犯罪,在無其他情節的情況下,則一般被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而相同金額之下的,若案件認定為單位犯罪,則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則可能被處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應根據具體案件數額考慮是否使用本策略。
認定是否應以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應關注涉案單位成立過程、主營業務以及案發時集資詐騙行為在該單位中占成比例等情況。
集資活動在當前社會是非常常見的,由于企業的發展會需要大量資金,為了有充足的資金準備很多企業都會采用集資的方式獲取資金,不過在參加集資活動時,我們一定要擦亮自己的雙眼,以免掉落到集資詐騙的陷阱中去,遇到集資詐騙情況也不要害怕。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2020-11-19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父子不用兒子扶養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1-29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