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誤新規定
航班延誤新規:非**公司原因延誤旅客自理費用
《規定》原文第二十九條分四款規定,明確了航班延誤的原因以及各**公司應該承擔的責任。將延誤原因予以分類,首次明確由于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
解讀: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津介紹,《規定》將航班延誤的原因進行了更為清晰的分類,一類是由于承運企業自身原因導致的,一類則是因為天氣等客觀因素造成的。**公司自身原因導致的延誤,必須為旅客提供餐食住宿服務,天氣等原因造成的延誤,**公司則只需要協助旅客安排食宿?!暗F在延誤時間長了以后,航企都會為旅客提供食宿?!崩?津說。國內一家大型航空企業地面服務部負責人告訴,如果航班延誤4個小時以上,他們會免費為旅客提供飲用水和餐食,如果需要過夜還會安排就近賓館住宿。目前并沒有因為航班延誤原因不同而區別擔責。
李*津說,《規定》清晰的透露出這樣的信息,不是所有延誤的責任,**公司都要承擔,但也人性化地提出,在中轉和備降機場,**公司要負責旅客食宿。
航班延誤新規:**公司30分鐘內應告知延誤信息
《規定》明確,在出現航班大面積延誤之前,**公司接到延誤信息,要在30分鐘以內通知購票旅客。并通過官網網站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布延誤信息?!兑幎ā愤€指出,大面積延誤下,機場要協調海關、邊防、檢疫、公安、地面服務等部門。夜間大面積航班延誤期間,機場管理機構應當協調延長機場巴士運營時間。
解讀:首都機場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首都機場早已經按照這樣的處置流程應對航班大面積延誤。在首都機場成立了由所有駐場單位、保障機構組成的運管委,根據航班延誤登記,適時啟動運管委應急響應,最高級響應,所有單位負責人要在運管委值守,協調處理相關環節的問題。首都機場巴士以及機場線也會在夜間出現大面積延誤時適當延長運營時間。
國航方面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在接到民-航空管部門的空管信息以后,根據自身的航班準備情況確定延誤或者取消信息,第一時間聯通呼叫中心向購票乘客發送。
航班延誤新規:購票時應告知航班延誤服務內容
《規定》第三章提出延誤后的處置,明確**公司應該明確航班出港延誤及取消后的旅客服務內容,并在購票環節中明確告知旅客。**公司的運輸總條件中應當包括是否對航班延誤進行補償;若給予補償,應當明確補償條件、標準和方式等相關內容。
解讀:民-航行業專業律師張*淮指出,《規定》并未就航班延誤時承運人應向旅客提供的經濟補償或賠償制定統一的標準,這也是《規定》的一個遺憾之處。
目前我國針對航班延誤賠償標準沒有相關立法,所以現在只能依據民-航總局在2004年發布的一個指導意見作為航班延誤賠償主要處理依據。“這個指導意見對補償的條件以及標準非常粗的規定,缺乏可操作性。”他說,其實賠償條件和標準還掌握在各**公司手里,此項規定將導致各家**公司出臺不同的賠償標準,不利于建立統一的規范和市場秩序。且在航空客運關系中,旅客始終處于被動和弱勢地位,由**公司自行制定賠償和補償標準,不利于保護旅客的合法權益。
航班延誤新規:三種情況才可免食宿費
1.由于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承運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
2.國內航班在經停地延誤或者取消;
3.國內航班發生備降。
對于以上服務,如果**公司(承運人)不能嚴格履行,將面臨民-航管理局的處罰?!兑幎ā窂娬{,未按規定為旅客提供食宿服務的,處4萬元以上6萬元以下的罰款。
雖然對**公司也有相應的處罰條款,但是通過分析歷史數據后很悲傷地告訴你,天氣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或者取消的比例是最高的。
此外,對于“機上延誤,即航班飛機關艙門后至起飛前或者降落后至開艙門前,旅客在航空器內等待超過機場規定的地面滑行時間的情況。
根據規定,機上延誤超過2小時(含)的,應當為機上旅客提供飲用水和食品。超過3個小時(含)且無明確起飛時間的,承運人應當在不違反航空安全、安全保衛規定的情況下,安排旅客下飛機等待。
注意到,交通運輸部發布航班正常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根據規定,由于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
只有在由于承運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旅客才能享受到免費的餐食或者住宿等服務。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霧霾天航班延誤,怎么賠”的相關知識,由于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面離婚律師費是多少
2021-01-31商標權是否應做攤銷
2020-11-11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雙保險”不等于“雙賠付”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