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信用卡詐騙罪進行認定,需要先了解法律對此罪犯罪構成以及立案標準的規定,只有結合了這兩方面的內容,我們才能確定實踐中的某個行為是否能夠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你介紹吧。
一、信用卡詐騙罪犯罪構成有哪些
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信用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財產所有權。
2、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卡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可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
4、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行為人主觀上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間接故意和過失犯罪不能構成本罪。
在此應指出的是,在信用卡詐騙罪的各種行為中,行為人因行為不同,其犯罪故意 也各有其特定內容而不盡相同。
例如,使用偽造的信用卡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明知是偽造或者作廢的信用卡,否則,不能構成本罪。在信用卡透支的情況下,區分善意透支與惡意透支,也應當從行為人的故意內容來分析,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則是惡意透支,反之,則是善意透支。
二、信用卡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刑法第196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4)惡意透支的。”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才構成本罪。
最高人民法院為了貫徹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于1996年12月16日發布施行了《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本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作出了規定。
行為人已實施:
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2、惡意透支5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惡意透支5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惡意透支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對于本罪.立案標準第1項規定,“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主要包括三種情形:
(1) 使用偽造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
所謂“偽造的信用卡”。是指仿照信用卡的樣式、圖案、色彩,采取印刷、描繪、影印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制造出來,以冒充真的信用卡的假信用卡。所謂“使用”。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利用偽造的信用卡,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包括用偽造的信用卡購買商品、支取現金,以及用偽造的信用卡接受用信用卡進行支付結算的各種服務等。
(2) 使用作廢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
所謂“作廢的信用卡”,是指根據法律和有關規定不能繼續使用的過期的信用卡、無效的信用卡、被依法宣布作廢的信用證以及持卡人有信用卡的有效期內中途停止使用,并將其交回發卡銀行的信用卡。
(3) 冒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的。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
根據我國有關信用卡的規定,信用卡均限于合法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轉借或者轉讓。所謂“冒用”,是指行為人以持卡人的身份,非法使用他人的信用卡,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對于本罪,立案標準第2項規定,“惡意透支,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曾對“惡意透支”作過司法解釋,即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或者明知無力償還,透支數額超過信用卡準許透支的數額較大。逃避追查,或者自收到發卡銀行催收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仍不歸還的行為。1997年刑法對“惡意透支”作了立法解釋,即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
一般行為與刑事犯罪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刑事犯罪往往是達到了法律規定的相關犯罪的立案標準,因此才有必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希望律霸小編整理的信用卡詐騙罪認定的內容,能夠為您提供一些幫助。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哪些情形不是信用卡詐騙罪
信用卡詐騙罪追訴時效是多久
信用卡詐騙怎么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責任認定要多久
2021-02-08行政訴訟證據采信規則
2021-03-14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以接受委托成為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辦口罩廠需要哪些資質
2021-02-03版權注冊費如何繳納
2020-12-30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