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責任者按以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負全部責任的,承擔損失的100%
(二)負主要責任的,承擔損失的70%~90%
(三)負同等責任的,承擔損失的50%
(四)負次要責任的,承擔損失的10%~30%
事故責任者有3方以上的,參照上述分擔原則確定。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超過交通事故強制保險責任限額部分,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全部責任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二)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賠償責任;
(三)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賠償責任;
(四)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次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死亡賠償金的確定標準
死亡賠償金的確定標準.對于死亡賠償金的確定標準具體規定如下:
1.死亡賠償金的性質的確定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放棄了法釋[2001]7號《精神損害賠償解釋》對死亡賠償采取“撫養喪失說”進行解釋的立場,而是以“繼承喪失說”解釋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中的死亡賠償制度。按照這一新的立場,死亡賠償金的內容是對收人損失的賠償,其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而不是精神損害賠償。
2.死亡賠償金的具體計算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標準,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為:
(1)死亡賠償金(60周歲以下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X20年;
(2)死亡賠償金(60周歲以上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入X(20年—增加歲數);
(3)死亡賠償金(75周歲以上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X5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交通事故可以在本地起訴嗎
2021-03-22申請工傷認定要多久才行
2021-02-27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如何規定
2021-01-032020年上海專利申請詳細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6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