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在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時,因節省費用、以物抵債等多種原因可能出現買受人或受贈人未辦理機動車所有權轉移登記的情形,結果導致了機動車的名義所有人與實際所有人不一致的情形。一旦機動車造成他人損害時,應由何人承擔責任,實踐中有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認為,既然機動車的管理、支配以及收益的權利均不在所有人之手,因此所有人對于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不具有防范與控制的能力,要求其承擔責任顯然是不合理的,交通事故賠償責任的主體只能是機動車的實際所有人;另外一種觀點認為,機動車所有人違反這一規定,當然要承擔相應的風險。辦理轉移登記也就意味著要對機動車進行檢驗,從而消除機動車事故的隱患,正是由于沒有辦理登記,才增加了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原所有權人當然要承擔一部分責任。此外,要求原所有人與新所有人承擔連帶責任對于受害人的保障也十分有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復函》采取的是第一種觀點,即將實際所有權人認定為機動車的保有人。但由于該復函并不屬于司法解釋,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因此各地法院有的贊同這一復函的規定,有的反對該復函的規定。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將機動車的實際所有權人作為損害賠償責任主體,名義所有權人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理由在于:首先,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并未明確以過戶登記作為機動車所有權的轉移的生效要件。公安部對最高人民法院就該問題的詢問而作出的復函也明確認為:“根據現行機動車登記法規和有關規定,公安機關辦理的機動車登記,是準予或者不準予上道路行駛的登記,不是機動車所有權登記。為了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公安機關車輛管理所在辦理車輛牌證時,憑購車發票或者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調解的法律文書等機動車來歷憑證確認機動車的車主。因此,公安機關登記的車主,不宜作為判別機動車所有權的依據。”因此,目前我國的機動車的法律地位應當與一般的動產相同,而與飛機、船舶有所不同。其所有權轉讓以交付作為生效要件,即適用《民法通則》第72條第2款以及《合同法》第133條的規定。既然如此,只要機動車已經交付,則買受人、受贈人即為機動車的所有人,其造成他人損害時,理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其次,就判斷機動車保有人的二元標準: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而言,機動車一旦交付給買受人與受贈人,該機動車的運行支配以及運行利益皆歸于買受人或受贈人,原所有人盡管是在機動車登記上仍是名義上的所有人,但顯然已經不對該機動車享有運行利益且能夠進行運行支配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使留置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0醫療事故鑒定多少錢
2021-01-02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累積記分制度有哪些規定
2020-12-21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