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民的重要權利,農民承包土地,享有收益、處分等權利。現在很多農民選擇進城務工,導致了土地資源的閑置。這個時候,其可以將土地使用權對外轉讓,也就是土地承包權流轉,這樣一來,有利于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率。那么,農村承包土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有哪些?我們通過本文一起了解下。
一、農村承包土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有哪些?
《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可以依法采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這里一共規定了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抵押六種流轉方式。
集體建設用地可通過土地使用權的合作、入股、聯營、轉換等方式進行流轉,鼓勵集體建設用地向城鎮和工業園區集中。其要點是:在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基本制度的基礎上,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設,建立以土地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股份合作制,把農民承包的土地從實物形態變為價值形態,讓一部分農民獲得股權后安心從事二、三產業;另一部分農民可以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實現市郊農業由傳統向現代轉型。
二、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的區別是什么?
土地承包經營權就是公民集體對集體所有或國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的承包經營權。該項權利的權利主體為公民或集體;權利客體為集體所有土地或國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單位或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權利內容由合同約定。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使用權通過發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取得。
綜上所述,土地承包權流轉在廣大農村中很常見,可以調動農民積極性,優化資源配置。目前,農村承包土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有轉包、出租、互換、入股等方式。擁有承包權的農民,將其出租出去,承包權還在自己手上,并且可以拿到一筆租金。不管是哪種方式的土地流轉,雙方都應該簽署合同。
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農村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年最新關于農村土地承包政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案件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1-21動產抵押可以重復抵押嗎
2020-11-09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發行股份需要開監事會嗎
2020-12-16事故認定書如何開具
2020-11-20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