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在我土地的使用和劃撥都用著較為嚴格的流程和程序來控制的。土地的使用方式可分為出讓、劃撥、拍賣等幾種方式。拍賣土地作為一種較常見的土地使用方式的獲得,那拍賣土地使用年數最長是多久呢,下面小編就這一問題為大家進行詳細講解。
拍賣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
一、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根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中的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據悉,在《物權法》出臺之前,根據1994年7月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并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也就是說,根據以往的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是需要繳納一定費用的。而《物權法》出臺后,雖然規定了可以自動續期,但實際上并沒有對續期的土地使用費支付標準和辦法做出明確規定。特別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開始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相比于“草案”,“征求意見稿”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替換了“無償自動續期”。但是,當購房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需要怎樣進行權利延期,是否需要繳納土地出讓費用,繳納多少出讓費用,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適當續費是最有可能的。
我們可以看出根據土地的用途不同,使用的年限也各不相同。這就要看土地的具體使用用途和審批的年限作為標準了,還對土地到期后的相關事宜進行了解釋,我國在這方面雖沒有明確的說明,但只要適當的續費就可以了。
土地管理法司法解釋
土地租賃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辦呢
2020-11-20假釋期間發現新罪怎么處理,發現漏罪怎么判刑
2021-01-16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家暴離婚能請求離婚賠償嗎
2020-11-29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裝修工程沒有資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8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