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在我土地的使用和劃撥都用著較為嚴格的流程和程序來控制的。土地的使用方式可分為出讓、劃撥、拍賣等幾種方式。拍賣土地作為一種較常見的土地使用方式的獲得,那拍賣土地使用年數最長是多久呢,下面小編就這一問題為大家進行詳細講解。
拍賣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
一、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根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中的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據悉,在《物權法》出臺之前,根據1994年7月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并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也就是說,根據以往的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是需要繳納一定費用的。而《物權法》出臺后,雖然規定了可以自動續期,但實際上并沒有對續期的土地使用費支付標準和辦法做出明確規定。特別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開始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相比于“草案”,“征求意見稿”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替換了“無償自動續期”。但是,當購房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需要怎樣進行權利延期,是否需要繳納土地出讓費用,繳納多少出讓費用,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適當續費是最有可能的。
我們可以看出根據土地的用途不同,使用的年限也各不相同。這就要看土地的具體使用用途和審批的年限作為標準了,還對土地到期后的相關事宜進行了解釋,我國在這方面雖沒有明確的說明,但只要適當的續費就可以了。
土地管理法司法解釋
土地租賃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20林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22集體所有土地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8門面房拆遷補償與住宅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2021-01-13商業拆遷的補償就要高一些嗎
2021-01-18公租房拆遷,該跟誰簽協議
2021-02-18拆遷補償方式是什么
2021-02-26宅基地拆遷的補償有哪些
2021-02-16房屋拆遷委托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1-21航拍圖是不是認定違章建筑的標準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