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應承擔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對于單位犯罪一般采取雙罰制原則。即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同時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依照法律規定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單位犯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單位犯罪的主體,必須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里所說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是指國家機關。“團體”包括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雖然這些單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資格,但是,我國刑法并沒有要求單位犯罪的主體必須具有法人資格。
2.單位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是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就是說構成單位犯罪首先必須是單位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這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必須是在刑法分則和有關法律具體規定中規定為單位犯罪的行為。如果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沒有具體規定,則不能以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這主要是從單位犯罪的實際情況出發考慮的。由于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不斷發展的時期,有些規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會生活中單位的哪些行為屬于犯罪,情況比較復雜。因此,刑法將那些實踐中比較突出的、社會危害比較大、罪與非罪的界限較容易劃清的單位危害社會的行為,規定為犯罪。
3.單位犯罪,一般都由單位集體決定或者由單位的領導人員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并由單位內部人員具體實施,在通常情況下,犯罪的目的是為了單位謀取非法利益。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分為兩種情況:
1.一般采取雙罰制原則。即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同時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由于單位犯罪的復雜性,其社會危害程度差別很大,一律適用雙罰制的原則,尚不能全面準確地體現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和符合犯罪的實際情況。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規定,即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對個別的單位犯罪未采用雙罰制,而實行了代罰制,即對單位不判處罰金,只對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有劃撥安置地是否可以買賣
2020-11-21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