諒解并不能免除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如果人民法院判決有罪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怎么判斷交通肇事罪
(一)要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失
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則不存在罪過,因而不能認定是犯罪。
(二)要看行為人有無交通違法行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
行為人必須因交通肇事造成一定的后果,且對該后果負責的條件下,才能構成交通肇事犯罪。如果行為人的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某種危害結果,但既沒有違法交通管理法規,主觀上也不具有過失,則應當屬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
(三)交通肇事罪的處罰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什么是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后,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對于和解協議,由司法機關予以認可并作為對加害人刑事處分的依據。刑事和解的目的是恢復被加害人破壞的社會關系、彌補被害人所受到的損害以及恢復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的和睦關系,并使加害人改過自新、回歸社會。刑事和解以被害人的利益保護為核心理念,以其對被害人、加害人及公共利益的全面保護為基本內涵,實現以較小的司法資源耗費,獲得較理想的實體性目標。
適用刑事和解通常有三種啟動方式:一是當事雙方自行提出達成和解的愿望;二是當事人雙方親屬、代理人、辯護人代為提出和解請求;三是司法機關對符合刑事和解條件的案件而沒有進行和解的,告知當事人可以進行和解。
刑事和解的受理,應由公、檢、法機關進行。受理后,應當審查是否具有刑事和解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經審查認為案件符合刑事和解條件的,辦案機關應告知雙方當事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同一交通事故兩個受損失的可以同案起訴嗎
2020-11-13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