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罪的行為構成及認定是怎樣的
根據《刑法》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當下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
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為起點。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
《“兩高”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在我們認定詐騙罪的時候社會根據具體的目的以及實施的方式進行決定的,如果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進行詐騙就會構成詐騙罪。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房產證土地證的名字是我,房子是老房父母造的拆遷后房子我兄有份嗎
2020-11-20宅基地買賣拆遷款雙方是不是都有份
2021-01-25小產權房拆遷有沒有補償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