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從網絡虛擬財產的特征看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
3.1對網絡虛擬財產的通常解釋
網絡虛擬財產的概念界定涉及以下三個關鍵詞:
3.1.1網絡
網絡在這里,主要是指明了網絡虛擬財產的存續空間。也就是說網絡虛擬財產是計算機信息交互系統中的存在,其物質實體保存于因特網上用于保存數據的服務器。而這種數據,就物質特性上講,是能夠被光探測頭所讀取的電磁記錄[7]。
3.1.2虛擬
虛擬是一個相對的詞,是對于實際而言的。網絡虛擬財產對用戶所呈現的狀態,是各式各樣的裝甲,武器,車輛,建筑,寵物等等。而這些概念,在現實社會中是有著對應的概念的,通過運營商提供的程序,可以讓這些虛擬財產具有實際財產的部分特性,如虛擬的車輛可用于虛擬的人物駕駛,虛擬的房屋可以供虛擬人物居住。從而使虛擬的概念和實際的概念聯系起來。
3.1.3財產
這里稱其為財產,是因為網絡虛擬財產體現出了價值和使用價值,虛擬裝備、有一定級別的帳號以及其它虛擬財產在網絡世界中是具有使用價值的,能夠滿足虛擬人物在虛擬空間的發展,同時獲得這些財產也是需要耗費一定的勞動的(一般是通過做任務打怪取得)而虛擬財產是可以進行交易的,這又使其具有了價值。法律并未禁止虛擬財產的買賣,現實生活中進行網絡財產交易非常普遍,各大網站也都有專門的欄目進行網上交易
3.2網絡虛擬財產具備法律意義上的財產的一般特征
根據民法理論,一切因素要成為法律意義上的財產,必須滿足一定條件。網絡虛擬財產在以下幾方面具備財產的一般特征:
3.2.1財產必須具有效用,能被人所支配
民事主體設立民事法律關系,旨在謀取一定的物質利益或者精神利益。若以財產為依托,則要求必須能夠對其實施控制和支配。否則,主體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就不能依照自己的意志而實現和實際履行,設立這樣的關系對當事人沒有絲毫意義。
網絡虛擬財產雖然被保存于服務器上,玩家不會與其發生直接的物理接觸。但玩家可以適用客戶端,在虛擬世界中進行網絡虛擬財產交易,使服務器上的數據發生改動,刪除,復制等效果。這表示玩家可以對網絡虛擬財產進行支配和控制。
另外,法律意義上的財產必須具有使用價值或者其他價值。因為,沒有使用價值或者其他價值,就不可能承載利益。
如上文所述,網絡虛擬財產具有使用價值,可以使玩家在網絡世界中更好的發展,也能夠與其他玩家交易,體現其交換價值。而虛擬裝備的獲取也可以滿足玩家在游戲中的精神需求。
3.4.4物必須具有非人格性
與羅馬時期物權的一個顯著不同之處就是,依現代物權理論,人絕對不再被當做物權關系中的客體[11]。換言之,物須存在于人身之外,不可在具有人格的物體上設立物權。網絡虛擬數據作為由設計者為一定的游戲環境所設計的計算機數據段,顯然不具有人格性。
3.4.5物原則上為有體物
所謂有體物,指占有一定空間而具有外在形體的物質實體,通常表現為固態、氣態、氣態、液態等?!兜聡穹ǖ洹穼⑽矬w限于有體物,大陸法系各國也基本繼承了這一概念。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物的范圍有所擴張,某些財產雖然經人的視覺不能感知,但可通過觸覺或者其他工具加以感知和控制,比如現在的聲、光、熱、磁等,也可拓展進入民法上物的范疇。
網絡虛擬財產的實質是記錄于服務器上的電磁記錄,雖然不能為人所看見,所觸及,但是可以被已經普及的電磁技術所讀取。網絡虛擬財產所具備的這一特性表明網絡虛擬財產能夠被歸入民法上物的范圍。并且,從物的定義上講,從有體物的概念出現以來,雖然其首先被定義為可見的,占有一定空間的實體性物質。但伴隨著法律的發展,有體物的概念已逐漸擴張到了電磁波,能量等領域。這些發展是隨著人對世界的認識程度的加深而不斷發展的。重要的是,在法律看來,有體物始終是能夠被一定方式感知的客觀存在。由此出發,網絡虛擬財產應被界定為有體物。
綜合上面的分析,玩家對網絡虛擬財產所享有的權利理應被定義為物權。
3.5“物權說”主要爭議與回應
學界之所以針對網絡虛擬財產物權說存在理論上的爭議,在于其對傳統的物權理論有所沖擊,主要涉及以下三點:
3.5.1網絡虛擬財產所有權歸屬問題
網絡虛擬財產究竟為誰所有是理論界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基于網絡運營商和用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數據段進行操作,出現了有的學者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歸于網絡運營商所有的說法。這種說法沒有看到網絡虛擬財產產生的實質。如上文所述,網絡虛擬財產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這個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判斷主體應為用戶。也就是說,網絡虛擬財產僅針對用戶才具有使用價值。網絡運營商雖然可以在服務器上無限制的復制這些數據段,但這些數據被劃分至用戶的帳戶之前,并不具有使用價值,不能參與到網絡世界的交易中去[12]。一旦用戶通過一定的游戲方式獲得了這些財產,則用戶應當享有他所獲得
的網絡虛擬財產的所有權。從另一個角度上講,運營商既然可以無限制的復制這些數據,那么這些數據對其并沒有稀缺性,連財產都不屬于,何來所有權的說法。只有用戶在獲取這些數據段的時候才必須付出一定的時間和勞動,這些電磁記錄只針對用戶才具有稀缺性,才能被成為網絡虛擬財產。故網絡虛擬財產的所有權屬于用戶。
3.5.2所有權期限問題
傳統意義上的所有權是沒有期限的。而網絡虛擬財產的依附性使其存續期間取決于網絡世界的存續期間。按照傳統的民法理論,如果主體享有對財產的所有權,那么這個所有權原則上沒有存續期限,任何對所有權的存續期間的約定都是無效的。但是網絡虛擬財產是運營商提供服務時存在的,其存在的期限實際取決于虛擬網絡世界存在的時間。很多學者由此否定了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屬性。我認為,傳統的所有權之所以是沒有期限的,是因為現實社會中的物品的存續期間相對于人來說是無限長的。人們基于對物的認識推導出有關所有權無限的特性。但所有權期限問題并不是物權的核心問題,它是由現實社會中的物質特性所帶來的。人們設定所有權時并非以物是否能夠無限期存在而設立,否則關于光,能量等的所有權理論便難以站住腳。法也是要進步的,既然現在出現了新的事物,那么我們也應當適當擴張法律的規定,從而實現對網絡虛擬財產的包容。
3.5.3玩家所獲得的“物權”是否“完全”?
物權是完全的權利,它是一種總括的,全面的,一般的支配權。所有人行使這些權利,不受他人的限制。而網絡虛擬財產的依附性卻似乎與此矛盾。如果沒有網絡運營商對數據和服務器的正常維護,網絡虛擬財產很難體現出其價值所在。這是否代表網絡虛擬財產屬于債權的范疇?我認為這依舊不影響我們將網絡虛擬財產歸入物權的體系。首先,網絡虛擬財產所需要的運營商的維護,并不等同于網絡虛擬財產的處分需要經運營商的同意。我覺得在這里我們可以類比票據來看這個問題。票據所對應的貨幣,被存于出票的銀行。如果銀行倒閉了,那么這個票據也就失去了意義。但這并不影響持票人對票據的使用。在銀行存有實際貨幣的情況下,持票人依舊可以就票據進行交易。銀行的保管義務是基于票據的特性所具有的無條件的,不能影響票據交易的一項特殊義務。而對于網絡虛擬財產來說,雖然網絡虛擬財產所對應的數據段被儲存于運營商維護的服務器中,但運營商并沒有權利對這個數據進行移動,刪除,修改等活動,否則就是侵犯了用戶的權利[13]。而用戶對網絡虛擬財產進行處分的時候,也不需要征求運營商的權利,用戶可以任意處置帳戶下的各項財產。這樣看來,用戶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支配也是全面的。
網絡虛擬財產所具備的這一特性表明網絡虛擬財產能夠被歸入民法上物的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工傷申報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7定金不能超過合同總價多少
2020-12-23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土地轉讓合同可中止嗎
2020-11-13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住改非拆遷補償歸誰所有
2020-12-31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營業房拆遷時,如何提高補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