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遷過程中,當企業(yè)成為被拆遷人時,一般可以獲得房屋價值補償、裝修附屬物補償、停產停業(yè)損失補償、搬遷費用、搬遷損失等其他補償費用。但是在具體的拆遷案件中,總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糾紛。那么下面律霸小編就為您具體講解在現(xiàn)實中,企業(yè)動遷補償案例是如何進行裁定的吧!
一、案例
江蘇某公司有一處廠房在規(guī)劃區(qū)內,2016年3月20日,地方政府發(fā)布拆遷公告,因政府規(guī)劃調整需要對該樓進行拆遷,2016年6月20日,拆遷辦與該公司簽訂拆遷補償協(xié)議:
(1)土地使用權補償費:2900萬元;
(2)房屋補償款2000萬元,其中包括房屋裝修、附屬物補償50萬元;
(3)各類補助費用補償1000萬元,其中包括拆遷安裝補助費160萬元,停產、停業(yè)補助費25萬元,過渡補助費600萬元;
(4)設備評估補償:500萬元。上述房屋拆遷補償費總額為7000萬元。
請問:取得的拆遷補償費如何繳納增值稅?
二、分析
企業(yè)搬遷應分為政策性搬遷與非政策性搬遷兩種情況進行不同的稅務處理:
三、政策性搬遷
(一)搬遷條件
企業(yè)政策性搬遷,是指由于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政府主導下企業(yè)進行整體搬遷或部分搬遷。企業(yè)由于下列需要之一,提供相關文件證明資料的,屬于政策性搬遷:
1、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2、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的需要;
3、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yè)的需要;
4、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5、由政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有關規(guī)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qū)改建的需要;
6、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二)資產處置類型
在搬遷過程中要對相關資產進行處置,處置的類型一般有以下幾種:
1、資產無法搬遷,如土地使用權。
2、資產經搬遷后可以繼續(xù)使用,如機器、設備等;
3、資產不能搬遷,經移動后即滅失,如廠房、地上構筑物等;
(三)稅務處理
1、土地使用權補償費:
(1)不征增值稅。
(2)政策依據是《關于全面推開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3:“一、下列項目免征增值稅(三十八)土地所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
2、房屋建筑物(含裝修、附屬物):
(1)如果房屋建筑物為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則可選擇簡易計稅法,按照取得的房屋建筑物補償收入扣除取得房屋建筑物時的作價后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也就是說,對超過取得原值部分的補償收益繳納增值稅。
(2)如果房屋建筑物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則應選擇一般計稅法,按照取得的房屋建筑物補償收入作為銷售額,按照11%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尚未抵扣完畢的待抵扣項稅額,允許從當期銷售稅額中抵扣。
3、機器設置的補償:
(1)若不能搬遷,經移動后即滅失,只能拆除處理,則應該按照處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計算繳納增值稅。
(2)若搬遷后可以繼續(xù)使用,收到的補償費應該是對其搬運、安裝的補償,應分別運輸服務、安裝服務繳納增值稅,搬遷時實際發(fā)生的運輸服務、安裝服務費進項稅額可以抵扣。
4、各類補助費用補償
對于拆遷企業(yè)收到的停工補助、搬遷補助、過渡補助費,是作為因為政府政策性搬遷對拆遷企業(yè)的政策性補償,實際是政府支付的違約金,不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不征增值稅。
四、非政策性搬遷
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企業(yè)與個人之間的市場收購轉讓土地使用權或處置相關資產的行為,則屬于非政策性搬遷即商業(yè)性的搬遷。
如果沒有政府部門拆遷公告及搬遷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對于具有該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通過市場行為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及土地的建筑物等取得的收入應該按照“轉讓土地使用權”或“銷售不動產”稅目繳納增值稅。
五、政策性搬遷與非政策性搬遷的區(qū)別
政策性搬遷是因政府城市規(guī)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性原因導致搬遷,應取提拆遷公告及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證明文件,按照有關規(guī)定標準從政府取得拆遷補償收入,享受相關稅收優(yōu)惠政策。
非政策性搬遷是企業(yè)市場行為,其搬遷收入由雙方商定,按轉讓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繳納相關稅費。
關于拆遷中取得的不動產補償費是否征稅?如何征稅?各地口徑不一,重慶和北京明確按不動產轉讓征增值稅,大連和福建明確表示不屬于增值稅征稅范疇。具體以各地稅務機關的口徑為準。
以上就是關于企業(yè)動遷補償案例的相關內容。企業(yè)拆遷有時候甚至關系著一個企業(yè)的存亡。而我國關于拆遷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所以更多的應該在法律原則的前提下,依據當地的規(guī)定及拆遷辦法去依法維護企業(yè)的合法權益。只有依法拆遷才能夠真正的保護到被拆企業(yè)的利益。
?投標有效期是多少天,怎么計算投標期限
?行政處罰決定書出錯如何糾正
?多人尋釁滋事的案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權責任中醫(yī)保統(tǒng)籌支付部分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24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嚴重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4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yè)務的理解
2020-11-21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guī)定
2021-01-10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