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房產證向私人借款構成犯罪嗎
用假房產證向私人借款涉嫌合同詐騙罪和詐騙罪。
一、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行為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行為人設法使被害人在認識上產生錯覺,以"自覺地"將自己所有或持有的財物交付給行為人或者放棄自己的所有權,或者免除行為人交還財物的義務?
對于該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用假身份證辦理入網手續并使用手機,造成較大電信資費損失的,應當如何定罪處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的規定:以虛假、冒用的身份證辦理入網手續并使用移動電話,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二、詐騙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根據相關法條的規定,犯詐騙罪的一般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但要是犯罪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則最高可以處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租房合同須提前多久通知
2021-02-15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經營土地承包權的性質是如何的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