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解除,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關系歸于消滅的行為。
對于無效合同、特別是故意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道德的合同來講,應該當然無效,即使當事人不主張無效,有關國家機關也應主動干預;而合同的解除主要適用合同自由原則,即使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解除條件,當事人不行使解除權,國家也不必干涉。
無效合同的確認權歸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宣告合同無效是國家行為;而合同解除則往往由雙方當事人自己決定。
在法律后果上,合同因當事人故意違法而導致無效的,應追繳當事人所獲得的非法財產;而合同解除則不存在追繳財產問題。
合同的解除和撤銷雖然都是合同消滅的制度,但兩者并不相同。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當解除合同的條件具備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僅向將來消滅的行為。雙方當事人以協議方式解除合同或者一方行使約定解除權而解除合同稱為合意解除。合同解除的條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的稱為法定解除。在法定解除中,有的以適用于所有合同的條件為解除條件,有的則僅以適用于特定合同的條件為解除條件。前者為一般法定解除,后者為特別法定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了一般法定解除條件:
(一)因不可抗淡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了僅僅適用于特別合同(租賃合同)的解除條件:“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
可撤銷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因意思表示不真實,法律允許撤銷權人通過行使撤銷權而使已經生效的合同歸于無效。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合同的解除和撤銷主要區別在于:
其一,從適用范圍來看,撤銷的適用范圍比較廣泛,不僅適用于欠缺有效要件的合同領域,而且適用于有瑕疵的意思表示及民事行為場合;而解除僅僅適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提前消滅的情況。
其二,從發生原因來看,撤銷的原因由法律直接規定;而解除的原因既有法律規定的,也有當事人約定的。
其三,從發生的效力看,撤銷都有溯及力,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開始起無效;而解除則往往無溯及力,只有在當事人有特別約定或者法律有特別規定及違約解除非繼續合同時,才有溯及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假離婚買的第二套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20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怎么寫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3-24土地轉讓協議書規定
2021-02-21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2021-03-25土地流轉多少錢一畝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