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將正式開始實行。據有關人士介紹,該法的實行會對現行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業務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從一位從事法律事務多年的律師給我們寫來的信件中可以看出,即將實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與現行的《保險法》中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保險理賠體制等有關規定之間有一定的矛盾存在,依然可能會導致當事人各方出現糾紛。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應該說《道路交通安全法》與《保險法》存在著不太銜接的地方,與現行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保險理賠體制等更有很多的矛盾和沖突。
一、搶救費用的矛盾
從《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條規定看,在搶救交通事故受害人時,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首先確定被保險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更不可能確定被保險人是否承擔保險責任、應賠償的保險金數額等。而無論如何,保險公司都要按照第三者責任保險的保險金額,首先把錢拿出來,用于搶救人命。這體現出國家保障人權、維護人民人身安全的立法本意,但是與現行《保險法》恰恰相反。
《保險法》第五十條規定:“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無論從法律規定還是實踐運作來看,都要首先確定被保險人對受害人依法應負的民事賠償責任,才能計算出保險公司應當賠償的保險金數額,然后保險公司再拿出錢來賠償受害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價商品不退換合法嗎
2021-03-07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變道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06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什么叫代理?
2021-02-16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拆遷補償協議是不是買賣合同
2021-01-03拆遷房辦理房產證時能否改名
2021-03-12東源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19有房子沒戶口的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