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殺人可以判緩刑嗎
過失殺人如果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能會被判緩刑。
《刑法》第七十二條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過失殺人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根據司法實踐經驗,區別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應注重:
1、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憑借一定的自認為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的結果發生的因素。間接故意殺人,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對這種結果的發生采取聽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態度,從而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兩者的顯著區別在于:
第一,在認識因素上,對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主觀估計不同。二者雖然都是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間接故意殺人中行為人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并未發生錯誤的認識和估計,因而在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即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行為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結果之間并未發生錯誤,主觀與客觀是一致的;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中,行為人和主觀上認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術、經驗利及些外部條件,實施行為時,他人死亡的結果可以避免。
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區別。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中的行為人雖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對他人死亡結果的態度是有明顯差別的。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雖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是對于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并不持有反對態度,而是聽之任之。
2、過失致人死亡罪同“誤殺”的故意殺人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求的是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存有過失心理態度。在司法實踐中,不應將行為人在故意殺人中因打擊錯誤誤殺其“針對對象”(即行為人追求的殺害對象)以外之人的行為認定為過失的致人死亡罪。
3、不作為致人死亡行為的定性不作為致人死亡不僅可以成立故意殺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行為人對其不作為行為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態,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行為人先前意外地或過失地導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險,行為人能搶救而不搶救,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對行為人不應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認為是意外事件而認定行為人無罪,而應對其以間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
4、過失致人死亡后,行為人為逃避罪責又將尸體誤為活人加以“殺害”以滅口的行為,不應只定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殺人罪一罪,而應對行為人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
過失殺人如果情節較輕的,有可能會被判緩刑。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一般多少年拆遷
2021-03-13高鐵拆遷,村與村之間補償不一樣合理嗎
2021-03-19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2020-12-08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