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強拆,找不到責任主體怎么辦?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相關內容可知,對于集體土地上的土地征收,由土地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執行其作出的責令交出土地決定。因此,在沒有進行特別授權的情況下,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是拆除房屋的責任主體。
同時,由于在征收過程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關于委托事項的相關規定可知,在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下,行政機關可以授權內設機構、派出機構或者其他組織實施行政行為的,屬于《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內容,對該行政行為不服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直接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此可見,當行政機關授權相關拆遷機構對當事人的房屋進行拆除時,即便拆遷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實行的強拆,相關的法律責任也應當由土地管理部門承擔。同時,在當事人向人民法院以土地主管部門提起行政訴訟時,當事人可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要求法院將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列為本案的第三人,參與訴訟。
第四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房屋征收部門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拆遷人如果被強拆的話,找不到企業負責人對其進行安置和賠償的話,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拆遷人進行賠償以及賠償之后的安置措施都可以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來進行承擔。并且可以向監察委進行投訴,讓監察委對該部門進行調查。
最新關于強拆的法律法規
有關補償項目較低導致不得不強拆的法律法規
強拆要滿足哪些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24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