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由于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往往在其成年之前都需要監護人對其進行監護,監護人需要監護被監護人至其成年,除此之外,對于未成年人的財產等問題監護人也需要進行管理。那么監護人怎么才能賣未成年人房屋?本文中就給出了相關解釋說明。
監護人怎么才能賣未成年人房屋?
孩子未成年,房產若是登記在孩子名下,房屋出售要其監護人(父母)代為辦理。出售未成年孩子名下房產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做監護公證,聲明不損害被監護人利益,并保證房屋出售后所得款項全部用于被監護人的學習和生活,然后帶好公證書及其他相關材料才可辦理房屋產權轉移手續。
售房前如何辦理監護公證:
辦理監護公證分兩步:首先電話咨詢公證處所需材料,之后攜帶材料到公證處辦理監護公證。
1.提前咨詢公證處
根據家庭情況,咨詢公證處辦理監護公證所需材料。
2.攜帶必要材料到公證處辦理監護公證
所需材料:
1)監護人及被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件。
2)監護人及被監護人的《居民戶口簿》,
3)委托他人的,提供受托人的身份證件,手寫委托書(寫明因何原因委托誰辦理何種公證,本人簽名)
4)監護人證明。
a.由戶籍地派出所或父母雙方檔案存放單位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信;
b.如果您以前辦理過子女的出生公證,可以提供原公證書;
c.《出生醫學證明》
帶其一即可。
5)監護人簽名保證其具有監護人資格和出售房產是為了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證書;
6)公證處所需的其他要件。
在辦理完畢監護公證之后,父母就可以攜帶監護公證以及售房必要材料出售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了。
未成年人簽署的房屋買賣合同為無效合同或者效力待定合同。對于效力待定合同,在法定監護人沒有進行追認的情況下,合同是無效的。
原因及法律依據:
按照《民法通則》規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參與民事活動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為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無效。
《合同法》第 47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不予追認的合同是無效的
結合上文要點內容可以看出,對于監護人怎么才能賣未成年人房屋該問題需要綜合具體的房屋條件做出判斷。一般情況下來說,對于未成年人的房屋買賣來說需要進行監護公證的申請才能夠進行賣房,除此之外,監護人還需要簽署相關的保證證明等文件資料。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未成年人在高速公路上被撞,高速公路承擔怎樣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補辦結婚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1交通致死司法程序
2021-01-18農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