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拆遷賠償糾紛誰來舉證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在征地拆遷賠償糾紛中原告應當對其主張承擔舉證責任,但是在原告不具有舉證能力或舉證能力較弱的情況下,法院可以責令被告來進行舉證。
原告對因強拆所致物品損失的舉證不能,其原因是被告實施強制拆除時,不依法履行職責,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所致。
二、農村征地補償糾紛的主要原因
1、農村土地征收補償費用的性質和歸屬法律規定不明確。承包地之外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征用,征收方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費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其歸屬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
2、國家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不合理。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征收土地補償費、勞動力安置補助費都是按照被征收土地前三年的平均年產值計算的,其補償標準計算的基準是農地的年產值,而土地補償費的確定很大程度上與被征地所處的區位、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及區域基礎設施條件等緊密相關,而與土地年產值的關聯性并不明顯,法定的征地補償標準較土地實際產出價值而言往往失真。
3、補償程序不完善,司法救濟難到位。補償過程中雖有公告和聽證的規定,但缺乏農民實際參與聽證的保障渠道。法律規定征地補償方案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補償方案制定后才公告告知農民,對農民提出的意見只在確需修改的情況下才改動補償方案,極大地限制了農民的參與權。
三、怎么處理農村征地補償糾紛
法律處理方式主要有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復議裁決、民事訴訟、征地補償協調、裁決等方式,根據個案的不同特點應當啟動不同的法律程序。
1、征地糾紛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途徑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方法。
2、征地糾紛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訴,有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裁定的司法程序。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民告官”,這是解決行政爭議的重要制度。
3、征地糾紛中的民事訴訟
在征地糾紛中,大多數進行的訴訟屬于行政訴訟,民事訴訟時為數不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要走行政訴訟,有時候也可以走民事訴訟的程序。
4、征地補償協調裁決
征地補償裁決也可以稱之為征地補償協調與裁決,是指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這是國家為減少、解決征地糾紛而推行的制度。機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協調,而是裁決,協調是裁決的前置,未經協調的不能進入裁決。
5、征地糾紛聽證制度
征地糾紛聽證制度是指在土地征收糾紛中擬作出行政處罰、行政許可決定,制定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時,主管部門組織聽證,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則,充分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保證其陳述意見、質證和申辯的權利的制度。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管部門依職權組織的聽證,一種是申請人申請才組織的聽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都有哪些特點呢
2021-03-02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賣房已收定金怎樣反悔
2021-03-16解約定金與違約金的區別
2020-11-24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超過可撤銷合同時效怎么處理
2021-01-06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