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定是什么
一、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定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第二款規定:“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可見,不正當競爭行為是行為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以競爭為目的,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損害或足以損害國家、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競爭秩序的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應從以下四方面界定:
(一)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體是經營者。《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第三款規定:“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二)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市場競爭為目的。這是區別不正當競爭行為與其他一般侵權行為的重要標志。損害或排擠競爭對手這樣一種發生在競爭關系之間的違法行為,充分顯示了行為人以市場競爭為主觀目的,同時也限定《反不正當競爭法》只適用于經營者之間存在競爭關系的違法行為。
(三)不正當競爭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這也是經營者從事市場競爭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如果經營者以欺騙、假冒、利誘和妨礙的手段,以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利益為代價,獲取市場競爭機會,則此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必然為《反不正當競爭法》所禁止。
(四)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多方利益。1.損害其他誠實經營者合法權益。不正當競爭者為了牟取商業利益,采取種種不正當手段獲取交易機會,占有市場資源,必然導致合法經營者的公平競爭權、自主營銷權、專用權、榮譽權等權益受到侵害。2.損害消費者權益。不正當競爭行為直接或間接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全權、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權益。3.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違背商業道德。不正當競爭不是通過提高質量、技術、管理和服務水平,而是違背商業道德靠消極落后、弄虛作假、投機取巧來達到搶占市場、謀取利益的目的,造成市場價格異常波動,供求關系扭曲,最終破壞健康的市場機制的形成,
二、不正當利誘性銷售行為的界定
利誘性銷售是指商品或服務的經營者以特定利益之給付為“誘餌”誘使購買者優先選擇購買其商品或服務的營銷方式。作為經營者的促銷手段,常表現為:有獎銷售、附贈、折扣、特別銷售。
區別于法律認可的利誘性銷售行為,不正當利誘性銷售行為則特指經營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或違背商業慣例,不正當影響最終消費者購物決策,并使本來公平合理的競爭秩序受到破壞或有受到破壞的現實危險的利誘性銷售行為。學理上根據行為的方式和手段可以將不正當利誘性銷售行為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欺騙利誘性銷售行為。即經營者以實際上不存在的利益作為誘餌來誘使消費者優先選擇購買其商品或服務,消費者則為“既得利益”的表象所迷惑而作出了不適當的購買決策。
(二)推銷質次價高商品的利誘性銷售行為。即經營者為了處理滯銷的質次價高商品而以其他額外利益來轉移消費者的注意力,使消費者為誘人的額外利益所迷惑而忽視了商品的關鍵性因素——品質和價格。
(三)巨額利誘性銷售行為。即企業為排擠競爭對手,擴大自己商品或服務的市場占有率,往往在出售自己商品或服務時附以額外的巨額利益,從而誘導、影響、干擾消費者優先選擇購買其商品或服務。
以上便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問題復雜,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調解協議書范文
2020-12-20商事審判中幾個法律適用問題
2021-03-12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男方外遇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9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