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宣傳是指在商業活動中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或者服務做出與實際內容不相符的虛假信息,導致客戶或消費者誤解的行為。這種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違反公認的商業準則,是一種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虛假宣傳的形式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廣告的經營者不得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制作、發布虛假廣告”。這就是法律規定的虛假宣傳行為,從法律規定看,這種行為的具體表現形式分為:經營者利用廣告進行虛假宣傳和經營者利用其他方法進行虛假宣傳。
廣告的含義有多種,我國1994年公布的《廣告法》中所稱的廣告,是指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承擔費用,通過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務的商業廣告。其它方法是指廣告以外的方法,其他方法有哪些,競爭法中未作明確規定。
二、虛假宣傳行為的內容
一般廣告宣傳或者其他形式的商業宣傳多圍繞有關商品或服務方面的信息,集中體現在對商品或服務的特征、商品的產地、價格、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及其它情況,虛假廣告內容與一般廣告一樣廣泛,可以涉及有關商品(或服務)的各種狀況,虛假廣告經常涉及的內容有:
1、商品的特征是指商品的用途、功能以及其它特性,欺詐廣告經常把商品的特征大加美化,夸大商品的效能,經過美化的商品也容易受到消費者的信賴。
2、商品的原料決定商品的功能,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首先需要了解原料是什么,各種原料的比例。如是同一種原料構成的,看是天然的還是人造的等等。虛假廣告采用的手法多種多樣,比如,商品由兩種原料混合而成,廣告便以天然原料來招來顧客,有時原料明明是人造的,而廣告卻故意加上一個美名來掩蓋低檔原料。
3、商品的來源作為廣告內容之一,主要是從地理上表示商品(或服務)的出處,它對于馳名商品尤其重要,按照廣告表示的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直接產地廣告和間接產地廣告。凡是以明確表示一個特定地理概念的廣告稱之為直接產地廣告。如果廣告里沒有明確表示一個特定的地理概念,但在交易中,消費者通過其他特征,仍然可以知道有關商品的產地,這種廣告即稱為間接產地廣告。直接產地廣告和間接產地廣告都關系到商品的聲譽,所以不正當競爭者常常拿假冒優質商品產地做廣告詐欺消費者,有些劣質商品雖沒有假冒他人的商標而不受商標法的禁止,但卻假冒名牌商品的產地來迷惑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反不正當競爭法來禁止這種欺詐行為。由此可知,反不正當競爭法能夠起到的作用有時商標法是無法代替的。
4、商品的價格在廣告中任意變換,借以招來顧客,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其花樣可謂難以捉摸,為了吸引顧客,競爭者通過廣告把商品(或服務)宣傳得完美無缺,但他們不標價格,不愿把令人生畏的價格(或收費)暴露出來,他們即便在廣告中標上價格,也往往標上“引誘價格”而已,這種引誘價格形式很多。比如,表面上告示降價,但實際上價格未變或略有降低,有的廣告以降低價格來招來顧客,但實際商品的次要部分降了一些,重要部分未降低,甚至比原來還要高。
5、的淵源及規模。例如,在廣告中給商店冠以“百年老店”的稱號,但實際只有數十年歷史。只有幾個人開設的合伙企業,僅有幾輛小汽車經營出租業,在營業廣告上自稱出租公司,規模甚小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卻以“公司”或“集團”向消費者宣告,如果“商場”和“中心”之類名稱不符合實際規模,那么這種廣告無疑是欺詐廣告,欺詐廣告除了會涉及上述商品(或服務)特征、原料來源以及價格等以外,還會涉及有關營業活動的全部情況,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和等級。企業及企業領導的經營狀況,這些都可以作為廣告所涉及的內容,欺詐廣告往往將這些情況大力夸張,以蒙騙顧客,還有虛假的還本銷售,謊稱免費的虛假宣傳行為等。
三、虛假宣傳行為的法律特征
1、宣傳所提供的信息是虛假信息,在對商品和服務進行宣傳是最普通的營銷戰略。通過宣傳,一方面使消費者迅捷地了解有關商品或服務的信息,并依此做出是否購買的判斷。另一方面可以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增加企業的知名度,在生產經營中獲取更大的競爭優勢,如果經營者向社會提供虛假信息,必然會誤導消費者,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虛假宣傳的性質是不正當競爭,競爭是市場的有效運行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決定市場主體命運的重要因素,正當的競爭是通過不斷改進技術,降低成本,開發新產品、新市場等方式實現的,合法的競爭要求每一個競爭參與者都必須按照符合市場規則的,以誠實守信的原則行事,偏離了這些原則和規則,必然走向不正當競爭,經營者在宣傳產品方面進行不正當競爭是很容易實現的,因為隨著的現代化,生產工藝日益復雜,產品的種類紛繁多樣,消費者對產品的性能、質量等不可能有足夠的知識,消費者獲取產品信息的來依靠廣告、商品上的標注等,經營者提供虛假的信息,會使消費者做出錯誤的判斷,在既定的市場容量的前提下,依靠虛假信息贏得的競爭優勢或獲取利潤,勢必會使其他競爭者的態勢減弱或減少,損害其他競爭者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正常行駛撞死人要負什么責任
2021-01-26婚后動遷屬于誰的財產
2021-01-22實習期說沒做什么工作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1-01-12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