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逃逸的責任劃分是什么?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一律認定為全責,具體責任有:
1、行政責任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該規定是對交通事故逃逸人員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將被吊銷駕照且終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論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2、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這里所說"責任"是指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賠償責任。法律將該責任確定為推定過錯責任。由于當事人逃逸導致事故現場遭到破壞,使交管部門對事故責任難以認定,首先推定其有過錯,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若其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才可減輕其責任,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舉證責任。
3、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屬情節加重犯,《刑法》將此規定了較重的量刑。需要提及的是,《最高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故意殺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
二、交通事故責任承擔
1、由于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由違章行為的一方應當負全部責任,其他方不負交通事故責任;
2、如兩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
3、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當的,兩方負同等責任;
4、三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據各自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劃分責任。
發生交通事故后,駕駛人員應當立即停車并對傷員進行救治處理,切記不可出現逃逸的行為,在法律上逃逸行為是構成了嚴重的犯罪的,特別是對于造成了人員傷亡因駕駛人員逃逸,沒有得到及時醫治而死亡的,可以按照故意傷害罪來進行處罰。
交通事故逃逸的責任劃分
交通事故逃逸賠償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重婚罪雙方都要坐牢嗎
2021-03-01看守侵犯公民合法權益造成損害賠償主體是誰
2021-01-23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