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交通事故處理的時候,其實很多都是由公安交警大隊來處理,這個時候需要先對交通事故的責任做出認定,然后做出事故責任認定書,而當事人也是可以對認定書不服,那現實中要是認為交通責任認定書不合理怎么辦呢?此時肯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要救濟自己的權利,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認為交通責任認定書不合理怎么辦
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
對交通事故認定當事人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條的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
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并送達當事人。”,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不是行政行為,不能申請行政復議,也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是可以申請復核。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7條、第28條分別規定了兩種可以申請重新鑒定的情形:1、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而且有證據證明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鑒定資格的;(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2、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的。交通事故認定書既不是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也不是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而是公安機關依職權作出的,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沒有法律依據,因此當事人也不能重新提起認定的。
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交通事故當事人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之日起3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自受理復核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道路交通事故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是否正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是否公正、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及認定程序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并作出復核結論。
復核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當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聽取各方當事人的意見。
人民法院可以不予采信作為證據。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條的規定規定,對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是賠償義務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賠償權利人主張權利的重要依據。因而,在民事訴訟中,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故責任認定正確與否,往往成了各方當事人爭論的焦點,只要當事人對該事故認定不服的,在訴訟中可以提出事故認定不合理的因素,法庭將對事故的責任從證據法的角度重新做出判斷。交警機關對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是證據,是一種鑒定結論。當事人對責任認定不服時,法院可以采信也可以不采信。法院對責任認定有異議的,法院可以將交通事故案件調查材料正本調卷,由法院做出新的責任認定,而不由公安交通管理機關作為被告出庭應訴。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見:
(1)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人民法院處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重要證據之一,如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無相反的證據或者足以推翻其結論的理由,“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應當成為人民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2)在因交通事故引發的損害賠償案件中,當事人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對各自的主張分別承擔舉證責任,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交通事故中待證事實的真偽不承擔舉證責任。
(3)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在民事訴訟中對“交通事故認定書”提出異議的,應當提供相反的證據或理由,并承擔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
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原則是什么
認定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原則有:
1、當事人有違章行為。
即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有違犯道路交通法規的行為,也就是俗稱的違章行為。如不存在違章行為,就不屬于交通事故。
2、違章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交通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有因果關系的,要負相應交通事故責任。當事人沒有違章行為或者雖有違章行為,但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無因果關系的,不負交通事故責任。
3、當事人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的大小,認定當事人應負交通事故責任的大小。
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違章行為的一方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兩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當的,兩方負同等責任。三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據各自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劃分責任。
但一般都是先申請行政復議,在對行政復議的結果不服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當然,一旦涉及到打官司,為了更好的爭取利益,建議還是委托專業的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
單方交通事故需要出具責任認定書嗎?
單方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書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對賠償有什么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4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國內互聯網金融的法律環境概況
2020-12-15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