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外根據《刑法》第65條的規定: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釋放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除外。
聚眾斗毆罪的概念和構成
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給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
1、聚眾斗毆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聚眾斗毆罪。但并非所有參加聚眾斗毆者均構成聚眾斗毆罪。只有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才能構成聚眾斗毆罪主體。所謂首要分子,是指在聚眾斗毆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謂其他積極參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聚眾斗毆中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對于一般參加者,只能依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追究行政責任,不能構成聚眾斗毆罪主體。
2、聚眾斗毆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犯罪。
3、客觀方面表現為糾集眾人結伙毆斗的行為。聚眾斗毆主要是指出于私仇、爭霸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而成伙結幫地毆斗。"聚眾",一般是指人數眾多,至少不得少于3人;斗毆,主要是指的采用暴力相互搏斗,但使用暴力的方式各有所別。
在遇到聚眾斗毆侵害就要及時拿起法律武器來追索,如果你需要找律師幫助你追究個人利益或因聚眾斗毆受傷的賠償問題,可以在線咨詢本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業競爭限制協議是怎樣的
2021-02-24行政強制執行中終轉化多長時間
2021-02-18工傷索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8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