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符合什么條件才算立功
1、主體要件。立功的主體是一切歸案的犯罪分子,無論其主觀惡性輕重、犯的是何種罪行、可能判處的刑罰輕重,有無悔罪表現(xiàn)、有無自首、坦白等情節(jié)。
2、時間要件。立功必須發(fā)生于犯罪分子到案后,終審判決生效前。“到案”包括二種情況,一是指在詢問、拘傳、取保候?qū)彙⒈O(jiān)視居住、拘留、逮捕及公民扭送過程中,從犯罪分子被公安機關(guān)第一次詢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就應認為是“到案”。二是指犯罪分子自動投案,自動投案的認定從自首制度。立功的開始時間不宜定得過早,一般應以犯罪分子知道自己的罪行被司法機關(guān)通過法律程序確認之時為宜,因為只有此時犯罪分子才有立功贖罪的愿望。
3、行為要件,即犯罪分子實施的立功行為。具體包括刑法第68條及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五種形式的一般立功及重大立功行為。
4、確認要件。即犯罪分子所檢舉揭發(fā)的他人犯罪事實、所提供的破案線索、所提供的其他犯罪分子的藏匿地點、活動規(guī)律等信息必須真實、有效,司法機關(guān)據(jù)此查證了他人犯罪事實、偵破了其他案件、抓獲了其他犯罪嫌疑人;反之,如果犯罪分子所揭發(fā)、提供的內(nèi)容不屬實,或未能查證屬實,則不能認定立功。另外,如果犯罪分子雖想阻止他人犯罪事實,但未能成功,或者雖做了一些其他對國家和社會有利的行為,但表現(xiàn)并不突出,也不足以構(gòu)成立功。
以上四個要件只有同時具備,才能構(gòu)成立功。有學者把上述行為要件稱為實質(zhì)條件或?qū)嵸|(zhì)要件,把上述確認要件稱為前提條件,筆者不贊同這種稱呼。因為對于立功的構(gòu)成來說,任何要件都可以說是前提條件,無論缺少哪一個要件都不能認定立功;而把立功行為稱之為實質(zhì)條件,遠不如直接稱為“行為要件”直觀、明確,并且實質(zhì)條件是相對于形式條件而言的,把行為要件稱為實質(zhì)條件似乎意味著其他要件都是形式條件;如果可以把立功行為稱為實質(zhì)條件,則同樣的道理,任何犯罪行為都可被稱為犯罪的實質(zhì)條件。
二、什么條件才算自首
根據(jù)刑法典第67條的規(guī)定,自首分一般自首和余罪自首兩種。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余罪自首是指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guān)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
根據(jù)刑法典第67條第1款的規(guī)定,成立一般自首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自動投案
所謂自動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歸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自愿置于司法機關(guān)的控制之下,等待進一步交待犯罪事實,接受審判的行為。這種行為有三個方面的限制性:
第一,自首時間上的限定性。投案行為必須發(fā)生在犯罪人尚未歸案前。這是犯罪人自動供述自已罪行還是坦白罪行的重要標志之一,投案行為通常實行于犯罪分子犯罪之后犯罪行為尚未被發(fā)現(xiàn)之前,或者犯罪事實雖然已被司法機關(guān)發(fā)覺,但犯罪人尚未被發(fā)覺以前或者犯罪事實和犯罪分子均已被發(fā)覺。而司法機關(guān)尚未對犯罪分子進行詢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前。其中犯罪分子正在自首途中或在積極準備自首抓獲或犯罪人已知道司法機關(guān)人員在其家守候而主動回到家中或因形跡可疑被盤問,而主動交待自己罪行的,應視為自首。
第二,犯罪人主觀意志上的主動性。犯罪分子必須是基于本人的主觀意愿而自動歸案,這是認定自動投案是否成立的關(guān)健條件。而要認定是否自動投案要把握犯罪分子投案動機的多樣性:有的出于真誠悔罪,有的懾于法律的威嚴,有的為了爭取寬大,有的潛逃在外生活無著落,等等。但不同的動機并不影響歸案的自動性。同時還要看是否處于迫不得已而違背意愿。犯罪分子被圍追堵截,無處藏身、走投無路,迫不得已向有關(guān)人員和組織交待自已的罪行,由于是被迫的,只能視為坦白,不能以自首論。如李某殺人逃跑,被公安機關(guān)包圍在一個小樹林,李某自知法藏身,便說:“不要開槍,我自首”。這種情況李某是迫不得已的坦白。
(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犯罪分子投案后,只有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才能足以證明其悔罪服法,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成立的基本條件。
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不要求犯罪人全部徹底的交待犯罪所有情節(jié),而是要如實交待主要犯罪事實,也就是影響定罪量刑的主要犯罪事實和情節(jié)。把握這一條件,應注意三個方面:
1、投案人所交待的必須是犯罪事實,投案人因法律認識錯誤而交待違法或違反道德規(guī)范行為的事實不構(gòu)成自首;反之,投案人交待自己的犯罪行為,因認識錯誤當成合法行為應構(gòu)成自首,如將過失傷人當成正當防衛(wèi)。
2、投案人交待的必須是自己的犯罪事實,也即自己實施并由本人承擔刑事責任的罪行。投案人交待的犯罪,即可以是一罪,也可以是數(shù)罪;即可以是單獨實施的也可以是共同實施的。共同犯罪中,由于犯罪人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求供述的內(nèi)容也不同,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各種共同犯罪人自首時所要供述的自己的罪行的范圍,與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具體分工相適應。
(1)主犯應供述罪行的范圍。主犯分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其中首要分子必須供述的罪行包括其組織、策劃、指揮作用所及或支配下的全部罪行;其他主犯必須供述在首要分子的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支配下單獨實施的共同犯罪行為,以及與其他共同犯罪人共同實施的犯罪行為,因為這些犯罪活動是由其策劃、組織、指揮的,即使他自己沒有親自實施,那也是分工不同。
(2)從犯應供述的罪行范圍。從犯分為次要的實行犯和幫助犯。次要實行犯應供述的罪行,包括犯罪分子自己實施的犯罪,以及與自己共同實施所犯罪的主犯和脅從犯的犯罪行為;幫助犯應供述的罪行,包括自己實施的幫助行為,及所幫助的實行犯的行為。
(3)脅從犯應供述罪行的范圍。包括自己在被脅迫情況下實施的犯罪,及所知道的脅迫自己犯罪的脅迫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
(4)教唆犯應供述罪行的范圍。包括自己教唆行為,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產(chǎn)生犯罪意圖后實施的犯罪行為。
總之在共同犯罪中,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應供述自己所知道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自首。
3、投案人必須如實供述所犯罪行。即犯罪分子應按實際情況徹底交待所實施的全部罪行。如果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犯罪人只能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或基本犯罪事實,也應視為如實供述。如果犯罪人在交待中避重就輕、虛構(gòu)減輕罪責的情節(jié)或利用自首推卸罪責,包庇掩護同伙那就是交待失真,假自首。?一人犯數(shù)罪,其中有重罪也有輕罪,犯罪人只供述其中一罪或數(shù)罪,正確認定數(shù)罪的自首,關(guān)鍵在于判斷犯罪人是否如實供述了所犯數(shù)罪。若所犯數(shù)罪為異種數(shù)罪,其供述的犯罪成立自首,其未供述的犯罪不成立自首;若所犯數(shù)罪為同種數(shù)罪,則應根據(jù)犯罪人所供述犯罪的程度,決定自首成立范圍。其中犯罪人所供述的犯罪與未供述的犯罪在性質(zhì)、情節(jié)、社會危害程度等方面大致相當?shù)模徽J定所供述之罪成立自首,自首的效力同樣僅及于如實供述之罪,犯罪人確實由于主客觀原因,只供述所犯數(shù)罪中主要或基本罪行,應認定為全案成立自首
(三)自愿接受國家的審查和裁判
刑法規(guī)定:“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交待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從形式上看,接受審查和裁判似乎不是成立要件,但從自首制度設(shè)立的目的來看,犯罪分子犯罪以后對自己行為應負的法律責任,必須自愿承擔法律后果,就是犯罪人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包括接受審查和裁判,這是自首的重要特性,是檢驗犯罪人真假自首的重要條件。
犯罪分子自動投案后,必須聽候、接受司法機關(guān)的偵查、起訴和審判,不能逃避,才能最終成立自首。犯罪人犯罪后將自己人身置于司法機關(guān)的控制下,是其悔罪的具體表現(xiàn),也是國家對其從寬處理的重要根據(jù)。犯罪人歸案后,無論在刑事訴訟的偵查階段、起訴階段,還是審判階段逃避司法機關(guān)的現(xiàn)實控制,都是不接受國家審查和裁判的行為,不能成立自首。自愿接受國家的審查和裁判,要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
1、犯罪人自動投案并供述后又隱藏、脫逃的;或翻供,意圖逃避制裁;或委托他人代為自首而本人拒不到案的;等等都屬于拒不接受國家審查和裁判的行為。
2、犯罪分子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罪行后,為自己進行辯護,或者提出上訴,或者更正某些事實,這都是法律賦予被告人的權(quán)利,應當允許,不能視為拒不接受國家審查和裁判。
3、實踐中,有的犯罪人匿名將贓物送回司法機關(guān)或者原主處,或者用其他方式指出贓物所在。此類行為并沒有將自身置于司法機關(guān)的控制這下,沒有接家國家審查和裁判的誠意,因而不能成立自首。
4、投案自首后被取保候?qū)徠陂g又犯新罪的,如果其所犯新罪與前罪屬不同種罪,前罪由于齊備了自首條件而成立,但在量刑時應依法不予從輕處罰;如所犯新罪與前罪屬同種罪,則屬連續(xù)犯,自然不能視為自首。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guān)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判斷犯罪分子是否立功應當從主體要件,時間要件,行為要件,確認要件這四個方面確定立功行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取保候?qū)彾嗄旰笫欠褡吩V
2021-01-06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如何分割
2021-01-16公司破產(chǎn)清算要經(jīng)過哪些程序
2020-12-25怎樣進行公司破產(chǎn)申請的受理審查
2020-12-09婚前財產(chǎn)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chǎn)嗎
2020-11-22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quán)益?
2021-02-28民間借貸房產(chǎn)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yè)限制
2021-02-02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diào)崗嗎
2020-12-01中國保監(jiān)會關(guān)于加強財產(chǎn)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yè)務管理有關(guān)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如何準備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30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合同內(nèi)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土地流轉(zhuǎn)協(xié)議合同怎么寫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