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糾紛的處理程序
一、程序簡介:
發生工傷損害或者患職業病后,應該按照以下的程序處理:
1、進行工傷認定。
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及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于1年內提出申請。
2、對工傷認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3、傷情相對穩定后,如果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可以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內容包括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
4、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5、根據傷殘鑒定的等級,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賠付。
6、鑒定結論作出1年內,情況發生變化的,可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并根據新的鑒定結論進行賠付。
二、工傷事故的雙方當事人:
1、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
2、工傷職工:即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
三、工傷的范圍:
1、屬于工傷或視同工傷的情況: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8)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9)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10)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更多有關工傷的法律請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多少分貝為噪音擾民
2021-02-16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本
2021-01-03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