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在網絡應用擴展的同時,對于網絡個人信息的保護不足因此也為網絡詐騙的存在于發展提供的機會。為了遏制網絡詐騙我國刑法將網絡詐騙納入到刑法懲罰的范疇即網絡詐騙罪的產生。那么根據刑法的相關網絡詐騙4萬判多少年呢?以下我們就對內容進行了解。
一、網絡詐騙罪概念
網絡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擬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二、網絡詐騙罪構成特征
現實社會的種種復雜關系都能在網絡得到體現,就網絡詐騙犯罪所侵犯的一般客體而言,自然是為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網絡詐騙犯罪行為人所侵犯的一切社會關系。
但是應當看到互聯網是靠電腦的連接關系而形成的一個虛擬空間,它實際并不存在。就互聯網來說,這種聯接關系是靠兩個支柱來維系的,一個是技術上的TCP/IP。
另一個是用戶方面資源共享原則。正是這兩個支柱,才使得國界,洲界全都煙消云散,才使得虛擬空間得以形成。
這里的網絡詐騙犯罪侵犯的是復雜的客體,網絡詐騙犯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應是網絡上信息交流于共享得以正常進行的公共秩序。
而其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應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應當指出,利用互聯網進行的騙情騙色不屬于本罪。
三、網絡詐騙罪的量刑標準
參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同時,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于詐騙數額特別巨大。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詐騙罪的相關司法解釋,網絡詐騙3萬元以上就屬于“數額巨大”,在刑法之中網絡詐騙數額巨大應處以三到十年的尤其徒刑并且要處理罰金。網絡詐騙4萬判多少年還需要根據犯罪的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去判定。但是如果沒有法定的減輕情節應該為三到五年之間。
網絡詐騙罪判幾年,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2020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糾紛官司怎么打,需要準備收集哪些證據
2021-03-15財產侵權利息計算如何規定
2021-01-04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擔保人要對私下約定的利息負擔保責任嗎
2021-02-05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