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律規定,一般政府與企業或者是公民訂立行政協議的話一般是為了公共基礎的建設或者是其他的公共利益的需要,在訂立了行政協議,雙方是需要根據行政協議的約定來履行合同的義務的,關于行政合同雙方不履行訴訟該怎么辦接下來讓小編來告訴大家有關的法律規定。
一、行政合同雙方不履行訴訟該怎么辦?
行政合同中包含有大量的民法精神,行政合同糾紛的產生也大多包括合同的誠實信用、顯失公平、不可預見、不可抗力等因素,因而行政合同發生糾紛后,雙方當事人完全可以先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矛盾和糾紛,如果協商解決不了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維權。
行政機關不履行行政協議造成損失的解決途徑。
上一級行政機關的行政救濟。行政合同作為一種行政行為,應受行政法所調整,對于行政合同糾紛,故救濟途徑不可能排除行政救濟即行政復議。我國行政復議法第2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本法。”第6條對行政復議范圍作了明確的規定,其中第五款“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經營權的”,第六款“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是將納入行政復議范圍的行政合同具體化了。所以相對人也可以通過行政復議來解決發生的行政合同糾紛。
提交法院的司法救濟。
行政主體在行政合同中處于優越的地位,而行政管理的相對人就成了弱勢群體。所以司法救濟是保護他們合法權益的最有效也是最后的途徑。目前,行政合同糾紛在司法審判中,在審理程序法上適用民事訴訟程序,在實體判決上適用民事法律規范和行政法律規范的法律適用模式。在具體操作中,往往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來適用民事或行政訴訟程序。
現實中,建議可以先到相關的行政機關了解清楚是何緣故未能履行協議,協商不成的,又希望行政機關賠償的,建議可以找個不履行行政協議專業的律師幫忙核算相關的損失,必要時可直接聘請律師代理訴訟。
綜上所述,關于行政合同雙方不履行訴訟該怎么辦小編已經為大家解答了,行政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民事合同的一些特征,所以很多人分不清楚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的區別,在司法實踐當中,行政合同的糾紛是納入行政糾紛案件的,而不是民事糾紛案件,按照的是行政訴訟法。
行政訴訟法修改了哪些內容?
行政法全文中對行政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行政強制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不能離婚嗎
2021-01-15合同債權的訴訟時效問題
2020-11-25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