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處罰規定是怎么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值得研究的是,《解釋》第5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因為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而我國刑法理論中共同犯罪則是指共同故意犯罪,“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的提法確實令人費解。
綜合上面所說的,交通肇事逃逸這種行為就是屬于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事情,而且此行為也會給受害者帶來很大的傷害,只要執法人員在處理的過程中發現有此行為的,必定就會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來給出相應的處罰,這樣才能讓受害者得到很好的合法權益。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償嗎?
怎樣進行交通肇事逃逸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3股東投資未到位應如何處理
2021-01-27申請著名商標的條件如何規定
2020-12-24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