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又自首算是逃逸嗎
一,逃逸,一般會事故的全部責任。
第九十二條 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二,會罰款、拘留。
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另外,自首會考慮從輕處罰的。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嚴懲,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責任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而對于“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肇事逃逸在有關的法律認定中需要一定的證據證明,所以在實際的問題解決過程中需要按照有關的規定進行合理有效的解決,所以自己需要多加注意其中的規定,這樣自己的利益保障才會有著重要的法律基礎,進而在有關的程序操作上會有較小的爭議。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如果肇事逃逸司法拘留嗎?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房產官司的三大誤區是什么
2021-01-242015年鄭州關于國有土地上征收補償的實施意見明確補償條件
2021-01-03公司分立是否交企業所得稅
2021-03-05預抵押能否實現擔保物權
2021-03-21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發生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應該怎么辦
2021-03-12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