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享有的權利有哪些
1、知情權
《行政處罰法》第31條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因此,被處罰人在接到《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后,應當仔細分析研究,重點審查處罰程序是否合法,事實認定是否清楚,適用法律是否準確,處罰是否適當。
2、陳述和申辯權
《行政處罰法》第32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行政機關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的,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3、要求舉行聽證權
《行政處罰法》第42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4、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權
被處罰人認為行政機關在給予自己處罰的過程中,有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超越法律、法規范圍行為的,有權申請復議,請求變更或撤銷違法處罰決定,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復議申請或提起行政訴訟必須在規定時限內提出。
5、請求賠償權
根據《國家賠償法》規定,行政機關及行政執法人員違法實施行政處罰,給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害的,比如行政機關使用或者損毀扣押的財物,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行政機關違法實行檢查措施或執行措施,給公民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給法人或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等等,被處罰人有權獲得賠償。
6、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權
《行政處罰法》第52條規定:“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7、申訴或者檢舉權
《行政處罰法》第54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綜上所述,行政處罰享有的權利,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如果給當事人造成人身或者財產損害,當事人有權要求獲得國家賠償,當事人對于處罰決定的數額難以按期繳納的,可以申請延后或者分期繳納,當事人有申訴和檢舉權。
行政處罰中沒收非法財物可以折抵罰金?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行政處罰決定書出錯如何糾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申請
2020-12-18結婚六年未辦結婚證算法律婚姻嗎
2021-02-05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標志設計的程序包括什么
2020-12-17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訴訟離婚的條件是什么,如何提離婚訴訟
2021-01-09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