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生活中沒有處理好與行政方面的關系就可能觸及法律而收到行政處罰,但是每次的處罰都需要機關及時監督執行以免造成案件積壓難以解決的情況,所以這就要求處罰機關對于案件的結束要有統一的標準,下面一起來看看行政處罰結案條件是什么?
行政處罰結案條件是什么?
以下情況,可以結案處理:
(1)執行完畢的。
(2)終結執行的。符合終止執行條件終止執行的;
(3)當事人未自動履行且經行政部門督促當事人扔拒不履行,但行政部門部門已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 涉及需要移送有關部門追究刑事責任、紀律處分的,結案前應當已經依法移送。 執法實踐中,對于立案以后、處罰決定作出之前,違法行為得到糾正且違法狀態消除,違法后果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可以結案;立案以后,因責任主體滅失致使行政處罰無法實施的以及案件移送管轄的,也可以結案。
相關知識:
依法行使農業行政處罰權,是法律法規賦予各級農業行政管理機關的神圣職責,是依法管理農業的重要體現,也是取信于民的基本要求。行使農業行政處罰權應當做到主體明確、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法無誤、公正合理。
一、主體明確。
主體明確是行政處罰的首要問題,必須把好主體關口。
1、行政處罰的主體明確。行使農業行政處罰的主體有兩類,一是農業行政管理機關,二是法規授權的組織。縣(區)以上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是農業行政處罰的主體機關,市植物檢疫站、市獸醫衛生監督檢驗所按照法規授權,在法定職權范圍內行使行政處罰權,并對實施行政處罰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2、申辯、復議、訴訟、的主體要明確。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處罰侵犯其合法權益,有依法提出聽證、申請復議、提起訴訟、要求賠償的權利。對農業行政管理機關實施行政處罰不服,有向作出處罰的上級機關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對行政處罰進行司法審查,當事人雙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提起訴訟由最初作出行政處罰的農業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過復議改變行政處罰行為,復議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維持行政處罰決定,作出行政處罰的農業行政機關、法規授權的組織是被告,受委托組織作出的行政處罰,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3、依法行使處罰權。執法主體行使農業行政處罰權必須注意兩點:要有處罰權限,法無授權不得執行,法有授權必須執行;法律法規條款中有明確規定的,應依法歸口負責。不能逾越法定權限,包括執法手段、處罰程度和處罰時間均不能越權;例如《種子法》第九章第五十五條“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是種子行政執法機關”,其他政府部門對種子實施行政處罰就超越了執法權限。
二、事實清楚。
違法行為人的違法事實清楚,才能依法給予行政處罰。認定“事實清楚”必須把握同時具備的三個條件:
1、必須符合合法有效的農業法律法規所確定的法定事實。一是指證一個違法事實時,證據必須同時符合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要求,使每一個證據都是定案的證據,使認定的違法事實證據確鑿。為此,要對案件情況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調查,認真收集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和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記錄和現場筆錄等證據,形成嚴密的證據鏈。二是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的文書也是證據,所以制作《行政立案審批表》、《案件處理意見書》、《違法行為處理通知書》、《行政處罰聽證會通知書》、《行政處罰聽證會報告書》、《行政處罰決定書》、《強制執行申請書》、《行政處罰結案報告》的時間要符合法定要求,內容順序要合法,《行政處罰文書送達回證》必須有當事人或證明人簽字等。
2、要符合行政處罰的特殊條件。例如農藥管理條例第七章第四十條第四款“不按照國家有關農藥安全使用的規定使用農藥的,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給予警告,可以并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在這里特定條件是“使用者違反使用規程,造成危害的后果”。另外第四十三條“生產、經營假農藥的,情節嚴重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吊銷農藥登記證或者農藥臨時登記證”。“情節嚴重”是特殊條件,此類特殊條件在一定情況下才具備,達不到法定范圍的就不能施予相應的行政處罰。
3、對相對人實施行政違法行為的追究,應在追究的有效時限以內。農業法律法規違法行為的追究時限作出明確的規定,要嚴格執行,《行政處罰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條第一款“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例如農民購買農作物種子以后,在農作物收獲時,經驗證是種子問題,仍然要依法追究生產者或經營者的違法行為。
三、程序合法。
1996年10月1日,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程序作了嚴格明確的規定。違反程序就是違法。應著重作好以下六點:
1、要符合法定的程序種類。《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把行政處罰的程序分為簡易程序、一般程序和聽證程序三種,對各種程序的適用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農業行政處罰機關或法規授權的組織對違法行為人實施行政處罰,應選擇執行處罰程序的種類并根據違法行為的程度、情節以及單列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對照程序適用條款實施行政處罰。例如《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三章第一節第十八條“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農業行政處罰決定。”而行政處罰超過對公民處以50元或對法人、其他組織的行政處罰超過1000元就要使用一般程序。《肥料管理辦法》第五章罰則第二十七條和第二十八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只有警告、罰款;《種子法》第十章第五十九條至六十七條沒有進行簡易處罰程序的條件。除警告外執行行政處罰均應采用一般程序。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行使農業行政處罰大部分應使用一般處罰程序。
2、要符合行政處罰有關調查、聽證的規定。主要包括調查人員兩人以上,認真做好書證、物證等取證工作。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不得進行執法調查、聽證,調查人員不得主持聽證等。
3、要符合法定的步驟。從報批、立案、調查取證到作出處罰決定和送達,步驟不能少,不能顛倒,必須做到規范化。例如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向當事人亮證執法,表明身份(必須在詢問筆錄中記述清楚,要有當事人的簽字);指出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說明給予行政處罰的理由、法律依據要明確到法規的條款;進行現場取證,做好行政處罰的準備工作,這是實施簡易程序的重要步驟,是實施行政處罰的必經程序;制作《行政處罰(當場)決定書》,載明違法行為、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行政機關名稱、執法人員的簽名等,這是行政處罰的事實結果;當場執行行政處罰要符合當場收罰款的條件,并出具財政部門統一的行政罰款收據,這是農業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處罰權的內部要求。給予警告或者罰款后,必須告知被處罰人依法享有陳述、申辯和提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權利。在一般程序中,除依法可以當場決定行政處罰的,執法人員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違法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填寫《行政處罰立案審批表》,并報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符合條件的,應在7日內予以立案。只要立案就要嚴格按照一般處罰程序執行。
4、要符合法定方式。調查、談話、取證、采取措施等方式應當符合法定要求。例如:詢問筆錄要有被詢問人的簽名或者蓋章;勘驗檢查時要請在場的人見證;對證據的保存要經過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抽樣取證要有當事人在場;對違法事實確鑿的違法行為制作《案件處理意見書》,經審查后,方可制作《違法行為處理通知書》;當事人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3日內進行陳述或者依據法定條件組織聽證;農業行政處罰機關負責人要對案件調查材料、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材料、聽證會筆錄和聽證會報告書進行審查,認為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案件,根據情節輕重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特別注意的是在一般處罰程序中,要依法組織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山東省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對公民處以五百元以上罰款,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二萬元以上罰款”要使用法定的聽證程序,缺少這個環節,行政執法無效。
5、要符合法定的形式。不論適用哪一種處罰程序均應有一定的法定形式。要統一使用山東省農業行政執法文書,并編號、備案,這樣文書的格式才能符合法定的要求。
6、要符合法定的時間要求。行政處罰程序中對各階段的時間要求非常嚴格,必須認真掌握好。例如《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填寫《行政處罰立案審批表》,應當在7日內予以立案。”也就是填寫行政處罰立案審批表的時間與立案的時間超過7日,處罰就違反了處罰程序。農業《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被處罰人,應當在7日內送達被處罰人。這個時間是當事人簽字的日期;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收到《違法行為處理意見書》之日起3日內以書面方式向聽證組織機關提出,超過3日視為放棄這個權力。農業法律法規中,對時間的裁定,要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要求,起止日不在法定時間以內。行政處罰程序要求實施行政處罰必須“程序合法”,這對各級農業行政主管機關正確行使農業行政處罰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四、適法無誤。
農業行政處罰所適用的法律法規應當合法有效、確實具體和全面充分。主要把握好以下三條:
1、法律法規的選擇必須合法有效。為了適應國際慣例,國家對部分農業法律法規進行相應的修改或新規定,必須執行最新法規,及時禁用被廢止的法規條款。
2、法律法規的適用必須確切具體、全面充分。對同一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有時需要使用多項條款,對個別的違法行為可能還應使用其他法律法規規范的相應條款,包括同一層次的法律規范或不同層次的法規規范,可能還要包括法律法規的總則規定和分則規定。例如《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關于實施處罰責令改正違法行為的規定,它適用于所有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規范應受行政處罰的行為,凡是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的案件,均應同時責令違法行為人改正或限期改正違法行為。
3、使用法規的規范條款,必須防止技術性錯誤。既在行政執法文書的起草、抄寫、打印和校對環節,必須認真審查,尤其是在時間、證據、程序等方面要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決定要合法,“程序合法,內容也要合法”。例如:《植物檢疫條例》第七章獎勵和處罰第二十四條第六款第二項“罰款按照以下標準執行:對于非法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對于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3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0000元以下罰款”。這個條款列出的“非法經營活動中”和“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技術上要認真加以區分,對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有違法所得的實施行政處罰。在處罰的條件和數額上要符合法律法規中的規定,超過或低于法律法規中規定的處罰條件和數額也是違法。
五、公正合理。
農業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必須做到“公正合理”,實施行政處罰的核心是防止處罰顯失公正。
一般來說只要公民能夠根據處罰上要求作出特定的行為就可以讓行政機關結束對這個案件的處理,但是也存在處罰錯誤的情況就需要有關部門在認清事實之及時告知公民無效的決定并結束處罰的程序。
造成交通事故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醉酒駕駛怎樣認定,行政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行政處罰重從輕處罰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答辯狀(格式)
2020-12-09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農村征地中,哪些情況下可以拒絕簽字
2021-01-31農村征地時,誰是有權主體
2021-01-04怎么查詢自己的房屋是否在拆遷范圍之內
2021-03-25汕頭龍湖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1公益拆遷比商業拆遷補償低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