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抵押房產是否買賣不破租賃?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六條規定:“抵押人將已抵押的財產出租的,抵押權實現后,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抵押人將已抵押的財產出租時,如果抵押人未書面告知該財產已抵押的,抵押人對出租抵押物造成承租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抵押人已書面告知承租人該財產已抵押的,抵押權實現造成承租人的損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擔。”即在抵押權之上設定的租賃關系限制適用該原則。
司法解釋做出如此規定的原因在于:雖然對于承租人享有的承租權,古今立法者的態度經過了從“買賣擊破租賃”到 “買賣擊不破租賃”的變遷,逐步體現出一種租賃權物權化的趨勢,但是,法律對租賃權效力的特殊規定只是強化了債權的效力,從而達到對租賃人權利保護的目的,但租賃權的性質不因此而改變。在將房屋抵押后再出租的情況下,仍然適用 先物權優于后債權。
二、破產財產處理過程中的限制適用
破產企業的房屋建筑作為破產財產,必然要進行拍賣或變賣,所有權肯定會發生變化;以出讓或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屬于破產財產,其權屬同樣會發生變化。在破產案件中,對于破產企業以其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或者土地對外簽訂的租賃合同在破產宣告時尚未履行完畢的,在破產財產處理過程中,一般應限制適用“買賣不破租賃”原則。其理由在于:
(1)若適用該原則,那么租賃合同繼續有效,將導致租賃債權的實現或清償不僅優先于第一順序的破產企業結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及第二順序的破產企業結欠稅款,而且優先于同為第三順序的其他破產債權,甚至這一租賃債權將會得到完全實現或全額清償,這有悖于破產法的基本制度和分配原則,亦違反了公平公正的民法基本原則;
(2)在許多破產案件中,特別是國有或集體企業破產案件中,將房屋建筑物結合破產企業的土地使用權作為整體轉讓進行變現的情形較多。若適用該原則,那么租賃合同繼續有效,購買人可能會考慮自己購買的土地因附著有租賃關系,不利于自己的開發利用,由此影響破產財產的變現。
我國法律上對于抵押房產的適用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抵押房產的相關情況處理上,必須由司法機關根據相關程序來進行認定,這期間已經對相關法定的程序和事項進行了認定和處理,應當避免對相關情況進行重新認定。
買賣不破租賃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房屋買賣不破租賃的法律后果是怎樣的
買賣不破租賃四種例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院不給出傷殘鑒定怎么辦
2021-03-11摘取節育環致死應當如何量刑
2021-02-01出資未到位股權收益如何確認
2021-03-16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探望權的行使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2-13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