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復議是對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做出的具體決定不服向原機關或上級機關提起的重新審查申請。
申請復議的條件:
行政復議是一種依申請的行政行為。復議申請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請求,要求對被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復查并對其作出決定,行政復議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復議機關不能主動復議。因此,行政復議程序以相對人申請為前提。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必須具備一定條件。
(1)一般條件
一般條件是指不管提出何種復議請求都必須具備的條件,即普遍適用于任何復議案件的條件。一般條件主要有以下五項:
①申請人符合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的申請人資格,即申請人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②有明確的被申請人。復議申請人提出復議申請時應當明確指出是誰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以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申請人申請復議。申請行政復議如果沒有明確的被申請人,即意味著復議活動無從進行。
③有具體的復議請求和事實根據。即申請人必須明確提出要求復議機關保護自己哪些具體權益和提供哪些具體救濟。指出自己的權益遇到具體行政行為的哪些傷害,有哪些證據材料。復議請求是申請人的復議主張,事實根據則是支持其復議主張的材料,這是復議申請必備的條件。
④屬于復議范圍的受理復議機關管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只能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提出復議申請,不在行政復議范圍內的復議機關不予受理的。同時申請復議必須向有管轄權的復議機關提出,復議機關無權受理不屬于自己管轄的復議案件。
⑤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有關單行法律、法規(guī)對申請復議條件有特別規(guī)定的,應從這些特別規(guī)定。
(2)時間條件
時間條件又稱申請期限或申請時效,申請時效是對申請復議時間的限制,超過申請時效,將喪失申請復議的權利。法律規(guī)定申請時效主要是為了促使申請人盡快行使復議申請權,以利于復議案件的處理和行政秩序的穩(wěn)定。因此,申請人必須在申請時效內提起。
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的申請時效可以分為一般條件下的時效和特別規(guī)定的時效兩種:
①一般條件下的時效。一般時效是指為行政復議法所規(guī)定的,適用于一般復議案件的申請時效。行政復議申請的一般時效為60日。原國務院制定的行政復議條例規(guī)定一般時效為15天,考慮到期限太短不利于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復議申請權,故《行政復議法》延長了申請時效。一般時效的計算是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所謂“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法定途徑或方式,準確地獲得具體行政行為已經作出并且了解到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其主要標志是作為具體行政行為表現(xiàn)形式的行政處理文書的送達。同時,關于一般時效,《行政復議法》廢止了其他法律、法規(guī)關于復議申請期限短于60日的規(guī)定,只有當其他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的仍然適用該規(guī)定。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為5日,海關法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是30日,這些短于60日的復議申請期限,將因行政復議法的規(guī)定而失效。
②特別規(guī)定的時效亦稱特殊時效。特殊時效是指其他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適用于特定案件的復議申請時效。特殊時效只有在法律規(guī)定超過60日的才有效,如《專利法》第43條規(guī)定,申請人對專利局駁回申請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復審。也就是說,如果單行法律規(guī)定有超過60日申請復議期限的,則適用該申請期限,否則,一概適用一般時效。
(3)形式條件
形式條件是指申請人提出復議申請應當提交書面復議申請書。當然,申請人書面申請有困難的,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但無論是書面的復議申請書還是口頭申請,均應符合訴狀的一般要求,具體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復議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復議請求和主要事實以及理由;提出復議申請的時間等。
行政復議是一種依申請的行政行為。復議申請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請求,要求對被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復查并對其作出決定。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吳先軍律師,現(xiàn)為浙江援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中華律師協(xié)會會員,杭州市律師協(xié)會會員。擁有法律實務和律師的工作經歷,在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工程款糾紛、勞務糾紛、婚姻家庭、法律顧問等民商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培養(yǎng)了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能夠準確把握客戶需求,系統(tǒng)識別法律風險,靈活設計交易模式,合理控制法律風險,辦理民商案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當事人利益最大化。扎實的理論功底、求實的工作作風,周到的服務意識,贏得了當事人的信任與肯定。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檢察機關接收群眾扭送嗎
2021-02-11公司提前解散時怎么賠償員工
2021-01-21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行政賠償案件是否需要繳納案件受理費
2021-02-11被工友誤傷可以雙賠嗎
2021-03-20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收費標準
2020-12-05股權激勵無償是否交稅
2021-03-10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離婚協(xié)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guī)定
2021-02-24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試用期時間有啥規(guī)定
2021-03-11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jié)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保險銷售行為現(xiàn)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