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監督
1.新《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拘留證必須有公安局負責人簽字,這對公安人員濫用拘留權制造了障礙。
2.新《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拘留對象必須是應當逮捕的人,只能在緊急情況下使用。被拘留的人是不是應當逮捕的人,是不是屬于緊急情況,應當在拘留的當天進行審查。不符合拘留條件的,必須立即釋放。這一制度,保證了公安人員不敢隨便拘留公民。
二、人民監督
1。新《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97年刑事訴訟法就有了律師可以為被拘留的人申請取保候審的規定。但實踐中律師的申請往往無人理睬。新《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了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三日以內予以回復。這一規定限制了公安機關濫用拘留權。
2.新《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拘留期只有三天,特殊情況可以延長,最多延長至30天。超過三天不具有需要延長的特殊情況,或者具有特殊情況延長拘留期超過30天的,被拘留人、近親屬、律師都有權向公安機關要人。公安機關沒有任何理由不放人。
三、國家監督
1.過去,看守所大墻上寫的標語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現在看不到這類標語了,換成了“超期羈押是違法行為”。
2.拘留是對應當逮捕的人采取的臨時措施。拘留期內,公安機關必須向檢察院遞交批準逮捕申請書。
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3.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準逮捕工作中,如果發現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有違法情況,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在公安機關自行監督、人民群眾監督和檢察院代表國家監督下,警察濫用拘留期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官司同等責任怎么賠付
2021-01-11農村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復核和復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有哪些
2021-01-26保全押金怎么退
2021-02-24行政機關可以設置行政許可嗎
2020-11-25如何處理直播隱私問題
2021-02-17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商標注冊申請的補正時限要求有哪些
2021-01-25盜竊多少錢才構成犯罪和判刑
2021-02-14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民間送養行為是否違法
2021-01-27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