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叉詢問的主體。法庭質證中發(fā)問的主體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當事人因其享有實體和程序權利,當然是質證活動的主角,有權發(fā)問。代理人是依據法律的規(guī)定,按照當事人的委托進行訴訟活動的人,其在代理權限范圍內的活動,以被代理的當事人名義進行,后果歸于被代理人。為保障當事人充分行使其訴訟權利,代理人也有權在質證過程中發(fā)問。
(2)交叉詢問的對象問題。發(fā)問的對象分兩類,一類是自身也有發(fā)問權的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另一類是自身沒有發(fā)問權的證人、鑒定人和勘驗人。這樣規(guī)定,實際上使發(fā)問對象涵蓋了所有訴訟參與人,有助于法庭全面了解和審查證據,從而查明案件事實真相。
(3)交叉詢問的內容問題。發(fā)問人只能就證據問題進行發(fā)問,不能涉及其他問題,甚至是法律問題也不應在質證發(fā)問過程中涉及。
我國《行政訴訟法》是有條件、有限度地引進了交叉詢問制度,允許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進行交叉詢問。但是,目前我國行政訴訟中的詢問規(guī)則,與英美法系國家的的交叉詢問,還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交叉詢問在一定條件下允許進行誘導性發(fā)問,我國卻予以明確禁止。二是交叉詢問在英美法系國家被視為是當事人的一項當然權利,我國卻規(guī)定要經法庭準許。三是英美國家將交叉詢問與直接詢問明確分開,我國則將之混為一體。四是詢問的范圍不一樣,交叉詢問可對對方和對方證人的可信度等問題進行詢問,我國卻明確規(guī)定詢問限于證據問題。我們認為,為保證行政訴訟的公正、有效,發(fā)揮其應有功能,在借鑒英美法系有關規(guī)則的基礎上對詢問規(guī)則可作更為大膽的改革。如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誘導性發(fā)問,擴大發(fā)問人的發(fā)問范圍等等。
依據指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2002年7月24日)
第三十九條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關聯性、合法性和真實性。針對證據有元證明效力以及證明效力大小,進行質證。
經法庭準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證據問題相互發(fā)問,也可以向證人、鑒定人或者勘驗人發(fā)問。
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發(fā)問,或者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fā)問時,發(fā)問的內容應當與案件事實有關聯,不得采用引誘、威脅、侮辱等語言或者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事故等級解析
2020-12-09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什么樣的智力成果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2021-01-18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國人投保六大誤區(qū)
2021-02-20失效
2020-12-31拆遷補償獎勵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越高越好
2020-12-07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31林和村“舊改”亮藍圖
2020-11-12城里的房屋拆遷不給貨幣補償只給安置房,合法嗎
2021-01-07拆遷談判時如何分辨是否合法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