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叉詢問的主體。法庭質證中發問的主體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當事人因其享有實體和程序權利,當然是質證活動的主角,有權發問。代理人是依據法律的規定,按照當事人的委托進行訴訟活動的人,其在代理權限范圍內的活動,以被代理的當事人名義進行,后果歸于被代理人。為保障當事人充分行使其訴訟權利,代理人也有權在質證過程中發問。
(2)交叉詢問的對象問題。發問的對象分兩類,一類是自身也有發問權的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另一類是自身沒有發問權的證人、鑒定人和勘驗人。這樣規定,實際上使發問對象涵蓋了所有訴訟參與人,有助于法庭全面了解和審查證據,從而查明案件事實真相。
(3)交叉詢問的內容問題。發問人只能就證據問題進行發問,不能涉及其他問題,甚至是法律問題也不應在質證發問過程中涉及。
我國《行政訴訟法》是有條件、有限度地引進了交叉詢問制度,允許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進行交叉詢問。但是,目前我國行政訴訟中的詢問規則,與英美法系國家的的交叉詢問,還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交叉詢問在一定條件下允許進行誘導性發問,我國卻予以明確禁止。二是交叉詢問在英美法系國家被視為是當事人的一項當然權利,我國卻規定要經法庭準許。三是英美國家將交叉詢問與直接詢問明確分開,我國則將之混為一體。四是詢問的范圍不一樣,交叉詢問可對對方和對方證人的可信度等問題進行詢問,我國卻明確規定詢問限于證據問題。我們認為,為保證行政訴訟的公正、有效,發揮其應有功能,在借鑒英美法系有關規則的基礎上對詢問規則可作更為大膽的改革。如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誘導性發問,擴大發問人的發問范圍等等。
依據指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2002年7月24日)
第三十九條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關聯性、合法性和真實性。針對證據有元證明效力以及證明效力大小,進行質證。
經法庭準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證據問題相互發問,也可以向證人、鑒定人或者勘驗人發問。
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發問,或者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時,發問的內容應當與案件事實有關聯,不得采用引誘、威脅、侮辱等語言或者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死刑有哪些情況下可判處死緩
2021-02-25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給政府征地要不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2020-12-21關于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限制
2021-01-22如何認定拆遷安置已經完成
2020-11-10拆遷安置房可不可以在樓市進行買賣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