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的證據主要來自行政程序,且主要由被訴行政主體提供。在實施具體行政行為過程中,行政主體應當在充分、全在掌握證據、查明事實真相的基礎上,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決定,即行政主體必須遵循先取證、后裁決的規則。在注重程序與注重實體同等重要的今天,這已是行政法治的內在要求。這決定行政主體向法院提交的證據應在作出裁決之前就已獲得,以便在引起訴訟時如實向法院提供。原告在訴訟程序上有權就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對被告的證據進行反駁,但其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行政相對人地位,使其難以從處于主導地位的行政主體處獲得證據。所以行政訴訟的證據主要應由被告行政主體在法定期限內提供給法院,而其提供的證據,必須取自于行政程序(“行政案卷排除規則”)。先取證、后裁決的行政程序規則,決定了行政訴訟證據來源的特定性。這區別于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的證據來源。
行政訴訟證據的特征
(一)行政訴訟證據的證明對象主要是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是行政訴訟全部證明活動的中心。行政訴訟的許多證據制度——尤其是證明責任制度都是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為基本出發點規定的。證明對象對整個證據制度的建構有著深刻的影響,基本原因就在于它直接反映了司法訴訟的中心任務。與刑事訴訟、民事訴訟不同,行政訴訟的中心任務是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所以行政訴訟的主要證明任務就是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合法與否,查清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事實,同時對具體行政行為依據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
(二)行政訴訟證據的證據能力與證明力須經法庭查證
人民法院作出合法有效的裁決的前提是對證據的查證屬實。當事又將行政訴訟證據提交法院,但這些證據在法律上均無預決力,必須經法院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根據。依據證據法原理,能被法院認定、最終作為定案根據的證據必須具備的特征為:
1.合法性。即可定案證據必須為法定主體經法定程序、通過合法手段而取得,且符合法定的形式;
2.客觀性。即可定案證據必須是不依賴于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真實情況。對行政訴訟證據而言,這種真實情況指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事實與規范性文件;
3.關聯性。即可定案證據必須與案件事實——有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及與此行為所依據的事實與規范性文件——存在一定的聯系。
可定案證據是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的依據,其認定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人民法院裁判的客觀與準確。行政訴訟證據的以上三個特征,實際上包容著行政法與訴訟法兩方面的特征。行政訴訟證明責任制度的建構,必須對行政訴訟證據的特征加以體現。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在行政訴訟中,實行的是舉證責任倒置原則,行政機關應當承擔主要證明責任,如果舉證不能的,是需要承擔敗訴的后果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區別
2021-02-23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害如何賠償
2020-11-22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