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您好,朋友因盜竊罪進去.以前也犯過罪.是屬于累犯.現在還沒送監獄.已經宣判下來.上訴期也到了.當時在他進去14天.因為是累犯.看守所就給辦理了監視居住.讓他回家來.上面寫著因患有嚴重疾病.現在開庭了.被招回去.因現在身體不舒服現被看守所送到醫院住院治療.遲遲不往監獄送.家人也不能見。.他是患有嚴重心臟病.也是家族遺傳性的.醫生說他這個病不好看.看守所帶去的醫院醫生也說建議動手術.但是當地沒有這個技術.做不起來手術.所以只能給他吃藥維持.他這個病會隨時引起供血不足.只要供血不足.隨時會猝死..請問..像他這樣的情況.適合保外就醫嗎?
律師解答:
可能性不大,可以申請。
相關法律知識:
首先,從累犯制度史上看,累犯制度的產生和發展,是以重新犯罪現象的存在和變化為現實條件的。
我國學者一般認為,中國累犯制度的最早淵源,是虞-舜中期后《尚書?舜典》中記載的“怙終賊刑”。虞-舜中期前,由于當時的刑罰體系以死刑和剜目、截足為中心,犯罪者多被判死刑或剜目、截足,被判死刑者當然不可能重新犯罪,處剜目、截足者由于生理的限制基本上也喪失了重新犯罪能力,重復犯罪現象基本沒有或甚少,因而在當時就無從規定累犯制度。及至虞-舜中期以后,皋-陶改革刑制,廢除由死刑、剜目和截足組成的刑罰體系,重復犯罪現象逐漸出現并增多,始才有《尚書?舜典》中“怙終賊刑”的規定。可見,人類社會先有了重新犯罪現象,然后才有累犯制度的規定。換言之,重新犯罪現象的存在,是累犯制度產生的現實基礎。
此外,社會重新犯罪態勢的變化也影響著累犯制度內容的變遷。法律的變遷總是深受社會變遷的影響,并落后于社會的變遷。累犯制度內容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也受社會再犯罪現象變化的影響。以19世紀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國家累犯制度的變化為例。進入19世紀中葉以后,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社會矛盾激化,犯罪數量,尤其是累犯數量劇增。這種重犯現象不斷增長的局面,證明了原有累犯制度的蒼白無力,導致了累犯制度由累犯行為中心論轉向累犯人中心論,并改變了累犯的處罰原則,即由單純的加重刑罰轉為刑罰與保安處分并科的二元主義或保安處分替代刑罰的一元主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2021-02-15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