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對工傷認定的時間有明確規定,即“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規定。
你的受傷是在兩年前,且并未做工傷認定及勞動能力鑒定,就失去了可以享受相應工傷待遇的依據,這對你來說應該是個教訓。由于你兩年前受的傷現在開始暴露后遺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你已經失去了申請工傷認定的機會,但你仍然可以要求單位為你申請做工傷認定及勞動能力鑒定(即傷殘鑒定),如果單位同意并接受,那么你還是可以根據認定及鑒定結果,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的。
工傷賠付和鑒定,有后遺癥或者復發的,可以繼續按工傷進行治療和享受工傷待遇的。
工傷后遺留的后遺癥也算工傷,法律中已作了明確規定。工傷復發的,依舊按工傷申報和處理,社保中心會處理賠付和報銷。員工工傷后遺癥可以要求公司和保險公司賠償。
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單位投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準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沒有投保的(特指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保),則依據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
企業職工工傷賠償是基于對職工人身造成傷害后應承擔的賠償責任而設立的一種法律制度。它適用于我國境內的所有企業和各種用工形式、用工期限,并且以工傷存在為前提,對職工個人實行非主要過錯責任原則。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工傷保險待遇,我國實行的是職工無過錯責任原則。這就是說,無論職工有無過錯,只要發生了工傷事故,工傷職工都應當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對于工傷賠償來說,根據現行法律規定,筆者認為,實行的則是職工非主要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只有在職工非主要過錯情況下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才能請求工傷賠償,如果人身傷害事故是由職工本人故意或者主要過錯造成的,按照現行法律的規定,則不屬于工傷賠償的范疇。所以,工傷賠償對職工適用的是非主要過錯責任原則,而不是無過錯責任原則。
工傷后遺癥鑒定時了解相應的法律知識,這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9父親有案底影響孩子考大學嗎
2021-03-09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保險公估人的職能
2020-11-26失效
2020-12-31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農村承包荒山的優惠政策是什么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