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對工傷認定的時間有明確規定,即“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規定。
你的受傷是在兩年前,且并未做工傷認定及勞動能力鑒定,就失去了可以享受相應工傷待遇的依據,這對你來說應該是個教訓。由于你兩年前受的傷現在開始暴露后遺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你已經失去了申請工傷認定的機會,但你仍然可以要求單位為你申請做工傷認定及勞動能力鑒定(即傷殘鑒定),如果單位同意并接受,那么你還是可以根據認定及鑒定結果,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的。
工傷賠付和鑒定,有后遺癥或者復發的,可以繼續按工傷進行治療和享受工傷待遇的。
工傷后遺留的后遺癥也算工傷,法律中已作了明確規定。工傷復發的,依舊按工傷申報和處理,社保中心會處理賠付和報銷。員工工傷后遺癥可以要求公司和保險公司賠償。
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單位投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準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沒有投保的(特指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保),則依據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
企業職工工傷賠償是基于對職工人身造成傷害后應承擔的賠償責任而設立的一種法律制度。它適用于我國境內的所有企業和各種用工形式、用工期限,并且以工傷存在為前提,對職工個人實行非主要過錯責任原則。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工傷保險待遇,我國實行的是職工無過錯責任原則。這就是說,無論職工有無過錯,只要發生了工傷事故,工傷職工都應當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對于工傷賠償來說,根據現行法律規定,筆者認為,實行的則是職工非主要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只有在職工非主要過錯情況下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才能請求工傷賠償,如果人身傷害事故是由職工本人故意或者主要過錯造成的,按照現行法律的規定,則不屬于工傷賠償的范疇。所以,工傷賠償對職工適用的是非主要過錯責任原則,而不是無過錯責任原則。
工傷后遺癥鑒定時了解相應的法律知識,這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計積分的周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28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
2021-02-20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