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雖然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但原告仍要負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對于缺乏醫學專門知識和病歷記錄的患難者來說無疑是免去了尋找證據的痛苦經歷,但并不是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患者就要以高枕無憂了,對于提請訴訟的患者當事人仍要有強烈的證據意識和風險意識。訴訟本來就是雙方當事人就同一侵權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請訴訟,并就此請求共同舉證、質證,以證明其事實存在的過程。具體來說,患者應該積極收集和保留就診事實、損害后果以及損害程度方面的證據,如保留好有關掛號證、收據、主動從醫療機構復制記錄了患者的癥狀、體征、病史、輔肋檢查結果和醫囑等客觀情況的資料,這些資料主要包括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理資料等。
(2)醫療機構并不是負全部舉證責任,而只是對“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在醫療糾紛中,其一如果醫療機構主觀存在過錯,只要證明醫療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即可,其二如果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那么醫療機構只要證明主觀上無過錯即可。醫療行為是高風險行為,其搶救行為與危害行為往往合為一體,有些行為是現代醫學所無法預見和無法控制的。醫生在給患者實施治療時無任何過錯,結果卻導致患者死亡,這是不能預見的,可能由患者的體質而引發的,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死亡原因跟醫療行為有因果關系,但是現代醫學無法預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可不負責任。具體來說,作為醫療機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證據,完成舉證:
A、證明醫療行為的實施符合有關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操作規程的證據;
B、患者事前明確作出自有承擔某種損害后果且不違背法律和公共道德的意思表示,如患者在術前簽署的手術同意書:
C、緊急情況下,為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免受更大損害而采取的非常規治療手段的原因和事實,如對急救實施六小時內補記的病歷、對患者實施多種藥物治療的醫囑單與配伍禁忌表等:
D、患方對損害后果的發生或擴大具有過錯,如患方拒絕或不予配合采取某種治療措施時留下的記錄:
E、除醫方和患方之外的第三方對患方損害的發生或擴大具有過錯,如就診時傷者的體征記錄:
F、損害后果是由于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所造成的,如患者病程的自然轉歸病程記錄:
G、發生了不能預見而不能避免的情況,如患者的體質特殊等。
總之,醫療機構要有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要從醫療行為中注意以上資料的完善。
(3)有人認為舉證責任倒置會增加醫療機構的責任,影響醫務人員對醫學新知探索的積極性。近兩年出現了一些醫生為避免醫療風險帶來的醫療糾紛以及各種損失,開始避免或拒絕提供部分高風險的醫療服務項目,越來越多的醫務工作者也因害怕自身權益得不到保障而采取自衛性醫療行為,如讓病人做許多原本沒必要的收費昂貴的高科技的檢查,增加了各種醫療會診、轉診、化驗檢查程序,從而導致醫療費用的大幅度上漲,也給有限的醫療衛生資源造成了浪費。再有就是一些醫生不愿做難度高風險大的手術,變手術治療為保守治療,使醫生對新的醫療技術不能勇于追求和探索,這也將影響醫學科學的發展。同時也更加深了醫患之間的矛盾。
醫療糾紛一方面涉及到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和財產權,另一方面也涉及到醫療機構的重大利益,正確處理此類糾紛對于穩定社會,保障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有著重大意義。因此,構建相互信任的、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雙方的換位思考,增進相互理解。與此同時,還要加快制度建設,用制度和法律來規范醫患行為。必須加強醫護人員技術和職業道德培訓,培養其法制觀念。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履行治療告知義務、提倡誠信服務、增加醫患溝通,在醫療費用、醫療質量等環節規范操作。患者也要理性看待醫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誤差,尊重事實和法律。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和諧的醫患關系,更好地化解醫療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空白合同如何勝訴
2020-12-20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法定收養與事實收養有什么不同?
2021-03-18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