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異地鑒定怎么做
醫療事故異地鑒定制度的內涵
醫療事故異地鑒定制度,是指醫療事故鑒定由醫療事故爭議發生地以外的地方醫學會組織的制度。其與醫療事故就地鑒定相比,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第一,醫療事故異地鑒定仍由地方醫學會組織。醫學會負責組織醫療事故鑒定,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21條的規定,異地鑒定也應遵循這一規定。幾年來,醫學會在組織醫療事故鑒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事實證明,它具有醫療事故鑒定所需要的獨特優勢和綜合能力。
第二,組織異地鑒定的醫學會,與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醫療機構不存在親疏關系。醫療事故鑒定由醫療事故爭議發生地以外的醫學會組織,這是醫療事故異地鑒定制度的核心。目前,患方對醫療事故鑒定的公正性持懷疑態度,主要原因在于醫療機構與醫學會的親疏關系上。因此,要提高患方對醫療事故鑒定公正性的信任度,就必須在機制上有所創新。
第三,醫療事故鑒定專家鑒定組由異地專家組成。既然醫療事故鑒定異地進行,專家鑒定組自然也應由醫療事故爭議發生地之外的專家組成。否則,實行醫療事故異地鑒定制度就沒有任何意義。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醫學會是醫療事故鑒定工作的組織者,而真正有權鑒定的是“隨機抽取”產生的專家。
開展異地鑒定需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異地鑒定是否違反現行法律規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20條、第21條及第22條規定,對衛生行政部門處理醫療事故爭議及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鑒定的,要交由和委托醫學會組織鑒定。市區級醫學會負責組織首次鑒定,省級醫學會負責組織再次鑒定工作。同時規定,當事人對首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從這些規定看,異地鑒定與現行規定并無沖突。
其次,異地鑒定是否方便當事人。《條例》第3條規定,處理醫療事故,除了要做到公開、公平、及時外,還要做到便民。現行醫療事故鑒定體制實行屬地化的原因,是基于患者在居住地就醫,與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爭議后,由當地的醫學會組織鑒定,對醫患雙方都非常方便。
但“便民”作為一項原則,不能僅僅理解為距離的遠近,還應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比如,醫療事故鑒定制度是否有利于患者伸張自己的權利等。建立醫療事故異地鑒定制度,其目的不是否定現行的醫療事故鑒定制度,相反,正是在保留現行鑒定制度的基礎上,再給患者及醫療機構多一個選擇。從這個角度說,異地鑒定更加方便當事人。
第三,異地鑒定是否增加當事人的經濟負擔。異地鑒定可能增加當事人的費用支出,主要是交通費、住宿費和通訊費。在這三部分費用中,最主要的還是交通費和住宿費。《條例》第51條第1款規定:“參加醫療事故處理的患者近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本條例第五十條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所以,患方因醫療事故異地鑒定而增加的交通費、住宿費等,是可以獲得合理賠償的。
如果異地鑒定制度安排得當,可以減少上述費用。如抽取鑒定專家的環節,可以在當地醫學會的主持下,從異地鑒定地的“專家庫”中隨機抽取。這樣,可使患者的信任度提高,醫療事故爭議的處理周期縮短,大大降低醫患雙方的實際支出和所付出的精力。
第四,異地鑒定是否有利于解決糾紛。目前醫療事故爭議難解決的癥結,在于患方不接受不利于自己的鑒定結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對“當地”專家鑒定的公正性表示懷疑。這種懷疑基于兩個因素,一是“當地”專家彼此之間比較熟悉。二是醫療機構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
這就需要我們采取措施打消患方的疑慮,除了要在鑒定的實體公正性上下功夫外,還要在鑒定的程序公正性上下功夫。沒有程序上的公正,實體上的公正就沒有保障。醫療事故異地鑒定制度的建立,不論從程序上還是實體上,都為滿足患方公正性的要求,提供了制度平臺。這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是一個新的相互認可的解決問題的機制。
建立異地鑒定制度的意義
首先,可有效提高患者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的信任度。對現行醫療事故鑒定制度,患者最擔心“地方保護”作祟,在這種心態下,往往很難接受與自己預期有差距的鑒定結論。開展異地鑒定,雖不能完全避免鑒定專家“胳膊朝里拐”的問題,但這一制度可避免來自行政等方面的干涉,在更大程度上防止不公因素。
其次,可有效消除鑒定專家的顧慮。醫療事故鑒定專家都是知名專家,他們參加鑒定是盡社會責任。保護好他們,特別是調動好他們的積極性,是保證鑒定結論客觀、公正的前提條件。目前,鑒定專家承受著較大的壓力,有來自醫方的,也有來自患方的。與就地鑒定相比,異地鑒定的專家比較超脫,減少了許多要考慮的利害關系。
第三,可有效促進醫療事故爭議的行政處理。在就地鑒定的制度中,由于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醫療機構和負責組織鑒定的醫學會,都處于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管轄范圍內,即使衛生行政部門沒有任何干預案件的行為,也容易被外界誤認為有礙公正。而異地鑒定將案件跨地區交出去鑒定,上述誤解的條件不再存在了,衛生部門處理醫療事故爭議會感覺輕松。
合理安排好異地鑒定制度
第一,將異地鑒定作為一種可供選擇的鑒定制度。在實行異地鑒定制度的同時,應繼續保留醫療事故就地鑒定的制度。異地鑒定制度中的“異地”,可以是同省內的異地,也可以是跨省的異地。在實踐中,醫患雙方采用何種醫療事故鑒定制度,是選擇省內的異地鑒定,還是跨省的異地鑒定,可由他們自己協商確定。在醫患雙方協商不成時,應當優先采用患方的選擇。
第二,醫療事故異地鑒定應當有組織地進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醫療事故鑒定的啟動、鑒定專家的產生、鑒定的過程、鑒定后的審核等,都有明確的規定,有些要求是對醫學會提出的,有的是針對衛生行政部門的,這些規定要求都適用于醫療事故異地鑒定。所以,不同地區之間開展醫療事故異地鑒定的合作,有關的醫學會、衛生行政部門等,應事先形成共識,就具體操作問題達成協議或者默契。
第三,異地鑒定不宜搞成固定對應管轄模式。建立醫療事故異地鑒定制度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醫療事故鑒定的獨立性和公正性,應避免形成醫學會之間固定對應管轄,也就是不能搞成甲乙兩地固定互換進行鑒定的形式,防止影響醫療事故異地鑒定作用的發揮。
第四,異地鑒定應當采取就近的原則。醫療事故異地鑒定與就地鑒定相比,將會增加醫患雙方當事人的經濟負擔,尤其是患方的負擔。所以,在提高患方對醫療事故鑒定信任度時,也要注重患方的經濟承受能力,采取就近異地鑒定的原則,既可達到鑒定的公正,也可方便當事人,減輕患者的負擔。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