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三步驟
發生醫療糾紛,首先可以醫患雙方進行協商調解,調解不成的,醫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處理請求。衛生行政部門受理后會指派專人妥善保管原始資料,封存有關醫療物品,組織工作人員展開調查,并形成文字材料。調查研究后,衛生部門會給出處理意見,一般會再次協商調解。
協商不成的,會建議則建議患者或家屬訴諸三級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如對三級鑒定結論不服,可申請復儀或二級鑒定。如仍不服,則申請復議和一級鑒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和醫療單位根據鑒定結論和有關法規及制度作出相應處理。如對處理結果仍不服的,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然,雙方自行協商、請求衛生行政部門處理都不是必經程序,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一、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之調解
調解方式如下:
1、醫患溝通: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有尊重患方知情權的義務,應當就患者病情及診斷治療經過做出專業性的說明解釋,加強與患方的溝通,消除誤會、化解矛盾。
2、調解:醫患雙方通過溝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則,互諒互讓達成一致和解意見的,應當簽訂協議書,由醫、患雙方簽字蓋章。
3、第三方調解。醫療糾紛可以衛生行政部門第三方來進行行政調解。第三方處于居中地位,通過規范教育,說服引導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
二、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之司法鑒定
如果醫療糾紛不能成功調解,那么可以進行司法鑒定,鑒定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醫療事故等級是多少。根據司法鑒定結果走法律訴訟程序進行處理。司法鑒定包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司法鑒定。一般在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醫療事故司法鑒定的程序包括委托、受理、鑒定、出庭等。
三、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之法律訴訟
司法鑒定之后可以進行法律訴訟。雙方當事人在法庭舉證、持證,法院根據認定的證據依法作出判決。法院判決之后,任何一方當事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受理法院的上級法院提出上訴。上訴期間原一審判決不生效。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上訴期滿未上訴或兩審終審后,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對于你提出的“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三步驟”問題,醫療糾紛在處理的時候一般有這三個過程,調解,司法鑒定,法律訴訟。在能夠解決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法律訴訟,這樣費時費力,對誰都不好,如果是有責任的,必要要勇于承擔,不要搞得很大。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司法部發布《五不準》通知的內容
2021-02-21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