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責任劃分比例
一、醫療事故責任劃分比例
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賠償全部損失的100%)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賠償全部損失的60-90%)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賠償全部損失的20-40%)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賠償全部損失不超過10%)
實踐中還存在對等責任:即醫、患雙方各負擔50%。
責任程度的不同,對于賠償數額的影響較大,顯不了過錯程序與承擔責任一致的原則,比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確定的只要鑒定為事故不考慮責任程度一律承擔100%賠償的內容較為公正、合情合理。
二、醫療事故責任的抗辯事由
醫療事故糾紛中的抗辯事由,是指醫療單位為對抗患方的訴訟請求,使己方免除或減輕民事責任而提出的事實理由。《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醫療單位不承擔民事責任:
(1)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3)在現在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這里要注意的是(2),(3)兩種情形,即醫療風險。醫療風險,是在醫療行為過程中可能發生患者人身損害的偶然事件,是指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的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這種風險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為醫療意外及并發癥。
醫療意外,是指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了不良后果,以及在現在醫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醫療意外的發生,并不是醫務人員的醫務過失所致,而是患者自身體質變化和特殊病種結合在一起突然發生的,且醫務人員本身和現代醫學科學技術不能預見和避免,故其可作為醫療事故的抗辯事由。
還有一種情況,即疾病的自然發展。若醫院在為患者診斷治療期間,患者的病情加重,但醫院卻無法確診,因而難以對其進行治療造成損害后果的發生,但該損害后果的發生,并非因醫療行為所致而是疾病的自然發展。此時,若醫方可以證明該后果實際上是因疾病的自然發展所致,而非因醫療行為所致則可以此作為抗辯事由。
醫療事故責任劃分比例如上,醫療事故問題頻頻發生,這有醫護人員的責任,也有患者的責任,減少醫療事故發生要靠很多的因素,彼此之間多防護才是關鍵。覺得醫療事故責任劃分不太公平,來律霸網與律師一對一探討找尋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懲罰性賠償適用知識產權侵權嗎
2020-12-20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國五條”解讀
2021-01-16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