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民事責任怎么界定
要承擔醫療事故的民事責任,必須具體以下幾個條件:
①行為的違法性。這是首要的也是較為重要的條件。違法行為,可以是作為的違法行為,也可以是不作為的違法行為。醫療事故中,指的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等違法或違規行為。
②有損害事實存在。如果行為人雖然實施了違法行為,但并無損害事實即不構成民事責任,更不發生損害賠償問題。在醫療行為中,損害事實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對公民的人身權利造成侵害的結果,侵害公民人身權利以外和其他法律所保護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則應由其他相關法律調整和補救,不構成醫療事故損害。因為,該損害直接表現為患者的死亡、殘疾、組織器官的功能障礙等后果。對患者的健康權、身體權受到侵害,必須會導致其肉體的痛苦和心靈的創傷,而患者的死亡或嚴重殘疾也將使其親屬遭受精神上的痛苦,所以,醫療損害既包括患者身體利益的損失,也包括財產的損失(醫療費、護工費等),還包括精神的損失。
③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依照民事侵權法理論,行為與后果有聯系,才應承擔責任。而醫療事故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與醫療損害之間存在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即醫療違法行為是醫療損害發生的原因,而醫療損害則是醫療違法行為所產生的后果。事實因果關系確定醫療過失行為是否屬于造成醫療損害結果事實上的原因,法律因果關系確定構成事實上原因的醫療過失違法行為是否成為應對該損害后果負責的原因大小,不難看出,前者確定責任的成立,后者確定責任的范圍。
④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在醫療事故中,構成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主觀過錯,僅指醫療機構和其醫務人員主觀上是否有過失,也就是說,只有在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后果,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到,但輕信能避免這一心理狀態下,實施了違反法律法規的醫療行為,結果導致對患者的損害事實發生,才構成醫療事故并應承擔責任。
從上文可知,醫療事故也屬于一種特殊侵權,因此它也必須符合承擔侵權責任的四要件,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你及時聯系我們律霸網,我們將盡快為你詳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搬遷勞動合同終止怎么賠償
2021-02-05合同未到期辭退都有什么賠償
2020-11-15對拆遷安置協議不服怎么辦
2021-02-02模擬拆遷的協議能簽嗎
2021-02-11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