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中,創新創業之風盛行,許多新的公司相繼成立,這其中有很多公司由于自身經營得當,發展前途明朗,會開始考慮公司上市的問題。但是,通常而言,一家公司上市,會有一定程度的改革,進行上市公司改制。那么改制流程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可以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 改制流程
改制的主要程序和事項包括以下內容:
梳理重大問題并安排解決
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影響過會的重大問題予以解決,實現運作規范。另一方面實施完成業務整合和組織架構調整的方案,有效避免同業競爭,減少和規范關聯交易;突出公司的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
確定董事會人員構成
根據公司現有董事成員確立董事會席位數和具體人選,尤其需要關注獨立董事的物色;獨立董事要求占1/3以上董事會席位,并包括財務和行業專業背景人員。
確定監事會人員構成
監事會成員中,1/3以上為職工監事。監事的選擇傾向于有財務和法律背景,以保證其有能力履職。
確定高級管理人員構成
高級管理人員需要關注其穩定性,能力弱的現有高級管理人員不一定能跟上公司發展的步伐,在改制之前就需要考慮加以調整。
制定股改方案
股改方案主要是確定改制基準日、確認公司整體變更如何折股以及安排各項程序性事宜。其中此外股本是需要加以注意的問題,盈余公積轉增股本會帶來個人股東的所得稅繳納義務,因此確定股本大小時需要綜合考慮和充分論證。
實施員工持股計劃(非必經程序)
員工持股與改制本身并不直接相關。但由于考慮規避可能面臨的“股份支付”等問題。因此,股權激勵一般越早越好,要在改制前加以考慮,并納入總體方案予以考慮。總體而言,員工持股的時間應該在公司高管人員和組織架構確定之后,在改制之前,并早于引入投資人6個月以上。
進行股權的調整(非必經程序)
包括進行股權轉讓和增資,根據公司發展需要引入私募股權投資者(PE)等。
準備法律文書
主要包括章程、創立大會決議、第一屆董事會、監事會決議、三會和董事會專門委員議事規則等內容。
股改審計
股改審計需由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執行人應該是上市會計師事務所的總所而非分所。
股改評估
股改評估需由有證券從業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的對象為公司,公司評估價值應該高于股改審計的凈資產,以保證設立股份公司時出資到位。
召開創立大會
根據《公司法》,以募集方式設立股份公司才需要召開創立大會,而通常成立股份公司的第一次股東大會亦由此被稱為創立大會。創立大會決定股份公司成立,并選舉出股份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監事會的成員(選舉的監事會成員不包括職工代表監事)。通常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第一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也于同一天召開,董事長、副董事長、監事會主席由此選出,董事會的專門委員會在這一天成立。
辦理工商登記手續
將創立大會決議、章程、評估報告等文件報送到公司登記機關(工商局),即履行工商登記手續,營業執照下發日即為股份公司成立日。至股份公司營業執照下發,改制程序全部完成。
二、 改制條件和判斷標準
改制設立股份公司本身僅僅是履行一些法律程序,但由于監管部門對于股份公司在規范運作的要求遠遠高于有限公司,故而改制是企業IPO過程的重大環節。企業要立足于在改制前解決重大的規范性問題;同時,上市主體的業務需要加以整合,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和資產要考慮剝離,組織架構隨之調整;許多其他事宜要與改制相結合予以考慮。
決定一個企業是否能改制,什么時點改制,涉及大量的判斷;判斷的基礎是前期的盡職調查,通過盡職調查,我們要落實以下問題,并加以統籌安排:
PS:從IPO實務上和證監會要求的形式上,企業改制后在以下方面會強化或發生改變:
公司是否具備持續盈利能力
盡管證監會當前的審核重點從盈利能力轉向合規,但具有持續盈利能力是企業上市核心條件。為什么這么說呢?規范是一個增加成本的過程,只要企業能真正盈利,絕大部分規范的問題都能通過錢和時間來解決。
改制時首先要判斷公司是否真正具備持續盈利能力,這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歷史上有良好的盈利記錄:在設定的報告期內收入、利潤符合上市硬性條件(詳見首發管理辦法、上市規則)。
2)具備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盈利的護城河,是企業將來持續盈利的保證,我們需要確認、歸納、解釋一個企業盈利的商業邏輯。
3)經營模式穩定:企業的經營模式在報告期內應當已經成熟穩定。
4)處在一個好的行業,具備一定行業地位:企業所處行業發展應該是良性的,而非走下坡路的;行業空間應該足夠大,保證企業未來有擴張空間;企業應當有與其競爭力相應的行業地位,對于一些容量較小的細分行業來說,可能只有行業排名前三的企業才有機會通過審核。
5)不存在客戶、供應商的重大依賴:若企業的盈利主要依賴于客戶或供應商,那么這種盈利是脆弱的,一旦客戶或供應商發生變動,這種盈利便可能不復存在。判斷重大依賴的標準通常是最大的供應商或客戶占比超過50%;但在實務中,這一條標準并非絕對,若能解釋好客戶和供應商的穩定性問題,也能通過審核。
歷史沿革是否存在問題
公司歷史沿革中的問題主要指重大違法違規。若公司歷史上存在重大違法行為,須解決后運行完整的三個會計年度才能申報。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出資不實問題,若存在重大出資不實(占出資時注冊資本50%以上),在補足出資后,需要運行完整的三個會計年度。【國有資產相關問題】
公司的資產是否完整
公司的主要經營性資產需要納入上市主體,包括土地使用權、廠房、辦公場所、設備、商標、專利等。對于廠房、辦公場所,若為租賃方式使用,租約應當有足夠長的期限;對于土地使用權、商標、專利等,權屬應當完整,且履行相關產權轉讓手續。
公司的財務數據是否真實
公司報告期內的財務數據必須真實,這是上市審核中的一條紅線。各項財務指標應合理,毛利率的橫向對比和跨期波動應當能很好進行解釋。在盡職調查中,收入確認、應收賬款、存貨、其他應收賬款、其他應付賬款、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應予以關注,每項資產和業務的匹配性應予以確認。
公司的經營是否合法合規
公司在改制的時點上,經營應該是合法合規的,重大的合法合規問題應當立足于在改制之前解決;若存在一些不重大的合法合規問題,應當確認在改制后能夠很好解決,并在解決后不再重犯錯誤。公司經營過程中的合法合規,除了一般性的工商、稅務、環保、勞動以外,還要重點關注公司所處行業的監管體系,對于受監管比較嚴格的行業,實現經營合法合規需要作很大的努力。
公司是否已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公司在改制前應當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對于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同類業務,應當進行處置。處置的方式包括將同類業務注入上市主體,或停止經營,或轉讓給無關聯的第三方。
關聯交易是否規范
公司的關聯交易在改制前應當予以規范,盡量減少并體現交易必要性和公允性。控股股東或關聯方占用上市主體資金的行為應當予以清理;關聯方和上市主體間若存在供銷關系,應當嚴格確保其價格和市場價格一致。
公司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團隊是否穩定
公司在改制前組織架構應當與業務相匹配并調整到位,相應的,公司的管理團隊,尤其是高級管理人員應當穩定。民營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已有的高級管理人員不一定能符合上市要求,若存在這種情況,需要在改制前予以統籌解決。
為了讓公司的經營和前途有更好的發展,進行相關方面的改革以適應公司的發展情況。在處理這類相關的情況時,要對改制的流程等相關的知識要進行細致的了解,才能幫助我們處理好問題。
公司上市審計常見風險有哪些
公司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對于公司上市,有哪些優缺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罪向誰提出控告
2021-03-21離婚孩子由父親扶養,母親還是監護人嗎
2020-11-08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