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要求賠償的時效為一年。傷害明顯的,自受傷害之日起計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認之日起計算。
醫療損害責任訴訟時效是多久
受害人通過訴訟途徑尋求司法救濟,首要條件就是符合法律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訴訟時效直接關系到受害者被侵害的權益能否得到保障,侵害人是否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因此,在不過分造成訴累同時充分保障受害人通過訴訟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保護其合法民事權益的請求的有效期限有著重要意義。
在醫療損害賠償的案件中,都存在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按照我國法律,請求權競合時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請求權的規定,法官在醫療糾紛案件的審判實踐中允許患者選擇更有利于自己的請求權即提起違約之訴或者侵權之訴。那么,以侵權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其時效規定應該是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項,“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訴訟時效從知道和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由于醫患雙方掌握知識和信息的不對等性,以及醫療損害后果的潛伏性和隱蔽性。因此,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中,應該從有利于患者的角度出發,盡量不用“應當知道”的推測性標準來計算訴訟時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六十八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顯然也傾向于以受害人“明確知道”為主要標準,而非“應當知道”為主要標準。
由于醫療行為的特殊性(尤其是在長期內經過多家醫療機構治療的情況下),以及患者掌握醫學知識和病況信息的不足,僅以知道“權利被侵害”為起點是不足以切實保護受害人的權利的。因為存在患者發現損害后果時,由于事隔久遠而無法確定侵害人,因此也在一定時期內無法起訴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以知道“損害后果”和“因果關系”為起點計算訴訟時效。當然,對“因果關系”的知道只是能確定侵害人為準,而不要求知道詳細具體的因果關系分析。因為這種情況應該屬于《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中的特殊情況。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右手中指前關節骨折是輕傷害還是輕微傷
2020-12-29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應負何種責任
2020-11-27開發商抵押回遷房構成詐騙嗎
2020-11-26申請工傷鑒定四個月了還沒下來怎么辦
2021-02-13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得到孩子扶養權
2020-11-17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于誰
2020-12-06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保險
2020-12-03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