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權利人在遇到特殊情況仍然有必要的時間行使訴訟權利,法律上還規定了訴訟時效的中止。《民法通則》139條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例如,某醫療事故致殘病人,在合到鑒定結論的第11個月,家鄉山暴發,交通中斷,不能到縣法院起訴。洪人兩個月后方才退去,這段期間即為訴訟時效中止期間,自交通恢復之起,繼續計算一個月時效才屆滿。此即所謂的不可抗力。再如,某5歲女孩右腿股骨骨折,在某醫院手術復位,由于技術原因在術中術后均處理不當,造成角畸形愈合,嚴重影響右腿功能,被鑒定為二級甲等醫療事故。此后不久,女孩唯一的親人-她的母親便因病信住院了,8個月后病逝。該女孩在民正部門和鄰里的關照下渡過了一年多的艱難歲月后被送入了兒童福利院。福利院在了解了該女孩的情況后,馬上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向法院提起了要求醫院賠償的訴訟。本案從鑒定至起訴經過了二年零四個月的時間,但法院不僅受理了本案,而且最后判定福利院暨女孩勝訴。此即所謂的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情況,自女孩母親病逝到福利院了解事故情況這段時間屬于訴訟時效中止期間。
還有一種與效中止有很大區別的規定,那就是訴訟時效的中斷。《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由此可見,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三個:第一個,提起訴訟。它不僅指權利人提起訴訟,還包括法院受理訴訟。如果法院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尚未將起訴書送達被告即裁定駁回或者當事人自行撤訴,均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第二個,權利人提出要求。權利人可以向義務人提出要求,也可以向義務人有責任關系的人提出要求。權利人可以向義務人提出要求,也可以向與義務人有責任關系的的提出要求。例如,某病人因醫療糾份而每月到醫院的醫務科來一趟要求賠償,醫院經過反復的調查和研究,于一年后做出不予賠償的決定。病人遂向該院所屬的衛生局提出處理要求,衛生局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經技術鑒定確認為嚴重醫療差錯,決定不予處理,此時已經過了一年。病人在拿到衛生局的處決定10個月后向法院起訴,法院受理了本案。這是由于權利人提出要求而使訴訟時效中斷,可以推定病人在拿到醫院不賠償和衛生局不處理的決定時才知道自己的權益受侵害,訴訟時效從這時起重新計算。第三個,一方同意履行義務。義務人同意履行只有在訴訟時效有效期內才引起時效中斷。例如,某醫院一病人行人工流產手術時,造成了子宮穿孔,當時即做了修補手術,病人信住院治療兩周后痊愈出院。此后一直沒有再到該院就診。一年零兩個后,病人突然來到該院醫務科,要求對子宮孔事件給予賠償。醫務科決定賠償一萬元,報請院長批準。院長請律師一起研究,認為本案已過訴訟時效,不再給予賠償。后病人以醫院已同意賠償,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為由向法院起訴,但法院沒有受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已過訴訟時效的案件,病人及其代理人可能采用秘密錄音、要求出具書面材料等方法,到醫療單位或衛生行政機關千方百計地收集在訴訟時效有效期內病人曾要求過賠償或有關部門答應過賠償或處理的證據,這樣,就可以引起時效中斷,為起訴創造條件。
此外,《民法通則》第138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有關司法解釋認為:過了訴訟時效,義務人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時效為由翻悔的,法院不予支持。由此可見,醫療單位在決定賠償前應認真審查訴訟時效,超過訴訟時效的案件可以不予賠償,一旦給付了賠償就難以索回了。
《民法通則》第137第的規定中還有一層含意:“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是。”訴訟時效的延長,應當在訴訟時效間屆滿以后,權利人有正當理由,人民法院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簽訂后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2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怎樣查老公有沒有出軌,如何找出軌證據
2021-03-25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人身保險
2021-01-02房屋沒有門窗拆遷賠償嗎
2021-02-10共同共有房屋拆遷該如何分配
2021-01-27農村宅基地有許可證拆遷補償嗎
2020-12-23公房拆遷,國家有統一的補償標準嗎
2021-01-16